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吳昌碩暨弟子作品展8月亮相杭州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28 14:26:29 | 文章來源: 西泠印社

 

翻開百年名社西泠印社的相冊,有一張斑駁的老相片——清末,杭州孤山,十幾位身著長袍的社員文人,中間,是一位被眾星拱月著的老先生,身材瘦小,五官模糊難辨。他,便是“詩、書、畫、印”四絕的海派一代宗師吳昌碩。1913年,杭州孤山,西泠印社創立十年之際,時年69歲的吳昌碩被公推為首任社長。

今年是吳昌碩誕辰170週年,8月,在他的故鄉浙江,西泠印社、浙江省美術館、錢江晚報將共同推出“缶門同輝——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暨弟子作品展”,首次集體呈現170件吳昌碩最為經典的精彩作品。同時展出的,還有吳昌碩在西泠印社的弟子作品,包括潘天壽、王個簃、沙孟海、諸樂三四位大家。

1844年8月1日,吳昌碩出生在浙江安吉。身材瘦小的吳昌碩,書寫下的卻是中國近代藝術史上“詩、書、畫、印”齊備的文人藝術的最後一個高峰。從吳昌碩開始,中國藝術進入了新的時代,他對中國近現代繪畫産生的影響難以概括,齊白石、王震、趙子云、陳師曾、陳半丁、朱屺瞻、劉海粟、錢瘦鐵、王個簃、潘天壽、吳茀之、沙孟海、諸樂三、來楚生等眾多20世紀名家都曾受到他的影響與啟示。

1913年,西泠印社首次社員大會上,大家公推吳昌碩為第一任社長,此時距離印社成立已有十年。已是當時海派一代巨擘的吳昌碩,謙虛地寫道:“印詎無源?讀書坐風雨晦明,數布衣曾開浙派。社何敢長?識字僅鼎彝瓴甓,一耕夫來自田間。”在今天的西泠印社,還保留著許多與吳昌碩相關的珍藏。其中,鎮社之寶《漢三老諱字忌日碑》,也是當年在吳昌碩的振臂高呼下,和社友們一起大力搶救下來的。

“吳昌碩所處的時代,正是西洋文明進入的時刻,他以江南文人士大夫的方式,帶動了一個社團、一個群體來共同堅守傳統藝術的底線。在紀念他誕辰的時刻,這樣一個展覽,正是希望大家能重新珍視傳統藝術的精髓。”昨天,西泠印社副社長陳振濂説。

展覽規模很大,動用了浙江省美術館二樓、三樓的全部展廳——二樓集體呈現西泠印社等浙江文博機構所藏的170件吳昌碩最為經典的精彩作品;三樓展出吳昌碩在西泠印社的弟子作品,包括潘天壽、王個簃、沙孟海、諸樂三等,其中沙孟海先生曾是西泠印社的第四任社長,其餘三位分別被推選為副社長。

這個展覽,不僅將展現吳昌碩的個人成就,也是一個時代向今天的伸延。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