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聲音

崔岫聞:英國當代藝術透納獎引發的思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8-20 10:13:41 | 文章來源: 新浪收藏

當世界早已把焦點聚焦在藝術的創作是否還是藝術?對人類思維是否有拓展和貢獻時?我們當代藝術獎項還在評選類別藝術家獎!中國的當代藝術獎項若能用這樣的標準選擇藝術家,獎項本身會大火!藝術最本質的價值和意義也會凸顯,藝術家更會被歷史銘記!

為什麼人家可以推動藝術、創造藝術家,而我們只能評選出優秀的類別藝術家獎,油畫啦、攝影啦、雕塑啦、多媒體、年度啦,品牌冠名啦等等!

是因為在創造評選機制時,藝術大於人,而我們的評選機制是人的既定思想認知決定甚或大於藝術的內在價值呈現!

即便有拷貝國外操作模式的獎項引入,但獎項本身的價值體系,評選者的價值觀依然起決定作用!結果是典型的換湯不換藥!

終極追逐是國家的體制問題及歷史遺留的價值觀的問題!及當代藝術機制建構的問題!我們至今沒有一個學術的、專業機構、專業背景的可以讓人記得住的獎項!大部分來自民間的企業、個人和小範圍圈內、圈外力量的支援!

雖然不盡人意,但從積極的角度講這些力量也是中國當代藝術至今的推動者和貢獻力量!

但我們不談感恩,談的是獎項的價值體系和標準!這是決定獎項的未來和可能性的發展及獎項的作用!

被感恩的內容只能屬於過去時!躺在歷史的功勞簿上,我們不能把當下做成歷史,把未來做成現在!這是歷史的倒退!相信人們的願望是積極向上的,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有未來發展的空間,這個未來的空間就是承載超前理念及價值標準的空間,若不裝這些東西和內容在裏面、裝的只能是人們美好的願望及少數負向的破壞力量!

每個獎項的初衷都希望有未來!未來到底在哪?

是授世人與魚?還是授世人與漁?

這個千古不變的簡單道理,在我們這個時代如何被運用在各行各業?變得如此之難!

但是,當每一個作為者多一份自醒,多一份責任,多一份使命感,多一份人類思考空間拓展的前瞻性及包容心理,多一份開拓者應具有的擔當。人們就有了前行的空間和方向!

作為各種獎項的獲得者,我本身即是受益者也是現有獎項、現有模式參與力量和助推者,正因為此,多了一份反醒的參照和思考的力量!

獎項是肯定藝術家藝術創作的過去還是給到人們對未來思考和呈現的可能性的價值內涵、價值方向和價值標準,這是獎項本身應思考的問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