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王春辰:新的世界開始了——評傅文俊作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04 11:02:3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傅文俊的這批影像很有視覺感,切入到新的視覺角度,有很突出的效果。這個效果就是藝術家要實現他的意圖和目的。畢竟,今天的影像是一個主動性的視覺創作,而不是被動性的創作。被動性可能是抓拍、也可能是記錄,從藝術家角度實際上是一種被動,儘管他是主動去發現。他的這組作品即屬於這種主動創作,體現著最近幾年國內的影像藝術創作特徵。這批作品在我看到的一瞬間,感覺到它們比以前作者的其他作品要明確多了,從語言上也比以前明快、直截了當。背景是八個國家在世博會的建築,但前景是一台筆記型電腦螢幕,裏面有圓明園的圖景。這樣,電腦之中的圖像和外在的空間圖像構成了聯動關係,形成時間對比之下的幾層關係。電腦為現代的産物,也是當代高科技産物,具有時代的當下性。但圖像內容卻是過去的圓明園。因此,外景與內景形成了時間的對比、對峙。

事實上,作者的意圖正在這裡。作者之所以稱這組作品為《八國聯軍》,是在置換歷史概念,將最具有歷史悲劇色彩的這組詞彙拉入到當代的全球化景觀中,即主動、主觀地與西方諸國家進行對話。這種對話藏有很多潛臺詞。 這裡,對圓明園象徵下的中國近代歷史進行再思考,關鍵在於要做到什麼立場,是否提出當代看問題的新的文化眼光。所以,以這樣一個具有文化象徵意義的詞語“八國聯軍”來命名作品,會在中國人心中引起對歷史的回憶。

實際上,作者試圖以一個具有歷史含義的詞來和當代社會、當代中國包括當代全球化進行對話。顯然,藝術家是在追求一個新的高度、新的視野或新的角度去看中國的社會文化,藉以希望今天的中國具有開放的看世界的態度。 八國聯軍的概念被擴展即意味著拋棄歷史的陰影,也意味著對沉重的文化心理的釋放,這恰恰是在與新的世界景觀接觸後的一種新的國與國的文化態度,表明一個民族心理、民族自信的態度。只有走出歷史的不自信,才能走向更開放、更自覺的文化廣域。所以,傅文俊的畫面傳遞的資訊或視覺的感受,是積極的,而不是悲壯的,或消極的。彈指間,一個新的世界開始了。 當代的影像創作在今天中國、包括世界範圍,都出現了這種自覺地運用電腦技術、攝影技術,組合起來形成新的視覺方式。它們為今天的藝術家創造了新的可能性,也意味著更加的主觀和主動。對傅文俊而言,這樣的技術和手段成為他的藝術的媒介的一部分,可以使他自由地創想觀念的實現。這是一種藝術的文化表達的潮流和趨勢,傅文俊用具體的實踐來表達一種姿態,也是進一步推動傳統攝影和當代數字化技術的結合,不僅僅是技術的結合,還包括當代的文化、社會、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表達的結合,這樣,藝術也就變得越來越有價值、有意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