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紐約時報:香港拒當文化沙漠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27 11:39:39 |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中文網

香港——2008年以前,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毫無藝術展可言。但是今年,曾被嘲笑為文化沙漠的香港,抓住了這個地區很多城市覬覦的良機,成了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在亞洲唯一分站的所在地。

週四向公眾開放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吸引了眾多來自西方的收藏家和畫廊要人,他們被吸引到這裡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這裡蓬勃發展的市場。本次藝術展具有雙贏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把有錢的收藏家們吸引到香港來,另一方面還能讓當地的藝術家、畫廊和這個城市本身獲得國際信譽和宣傳機會。

香港用四天的時間,舉辦各種開幕式、派對和午餐會歡迎這位新客人,不過私下裏仍為自己最終登上國際舞臺而感到有些激動,同時也擔心這項最初名為香港藝術展 (ART HK)的活動將失去其鮮明的亞洲風格。巴塞爾藝術展已經取代了香港藝術展(ART HK),後者始於2008年,起初是地方性的展覽,有大約100家畫廊參加,這個數字很快就翻了一番,反映出香港的藝術市場正在快速發展(香港計劃投資上百億港幣在西九龍開發出一個文化區)。

“你能感覺到即將到來的變化,人們對此有很高的期望,”當地一家畫廊的老闆尼科爾·斯科尼(Nicole Schoeni)説,“巴塞爾藝術展是個非常有威望的專業藝術展,有著廣博的知識。我們能向它學習,從中受益。”

但是她補充説,“誰知道它這周的表現會是怎樣的呢?”

為了緩解人們的顧慮,巴塞爾藝術展仍由香港藝術展一直以來的總監馬格努斯·倫弗魯(Magnus Renfrew)擔任總監。他煞費苦心地儘量保證參展的西方畫廊和亞洲畫廊大約各佔一半。為了配合當地文化,巴塞爾藝術展還放棄了最初打算在2月份開幕的計劃,因為那樣會與春節衝突。

不過,巴塞爾藝術展的影響力還是顯而易見的。

本週第一項藝術活動在亞洲協會香港總部舉行,該總部是去年開設的。週一晚上,熱帶風暴沖刷著這個價值5000萬美元、由19世紀英國軍隊駐地改造而來的建築物,室內約200名受邀者與重要交易商和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等藝術家們進行交流。在其中一張桌子邊,一群佩戴著精緻珠寶的南韓女人一邊盤算著要和哪些交易商會面,一邊為不能同時參加上周結束的紐約Frieze藝術展和這個處於上升態勢的新展覽(至少這個離家近)而感到惋惜。

倫弗魯説,這個展覽有iPhone應用,還有一個“類似電話簿”的目錄。“展覽的品質真的提升了。場地也改善了很多。我們有一個很大的貴賓休息室,在那裏可以看到海灣的景色。觀眾的期待更高了,美國和亞洲收藏者的興趣也在增加。”

當地的畫廊為本週準備了最好的展覽、裝置和開幕活動。但是本展覽從600多家申請者中挑出的245家畫廊中,只有26家在香港有固定的展覽,很多畫廊是最近引進來的,比如白立方(White Cube)、高古軒(Gagosian)、本·布朗(Ben Brown)和萊曼·莫平(Lehmann Maupin)。

甚至連幾個當地支援者也承認香港畫廊缺乏集中,反映了當地藝術市場的薄弱。在曾經的香港藝術展的活動中,最重要的位置都留給了西方的畫廊,大多數來自倫敦,他們展示的是像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這樣的著名藝術家作品。

“他們努力把亞洲畫廊包含進來,但是當然必須選對畫廊,”珀爾·萊姆(Pearl Lam)説。她是一個染著淡紫色頭髮的古怪交易商,去年她把自己香港新畫廊的開幕時間安排在2012香港藝術展期間,引起了轟動。“我們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水準,讓我們的畫廊能與西方的相媲美。不是説巴塞爾藝術展來這裡了,就萬事大吉了。”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週二萊姆女士和倫敦國家肖像藝術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的保羅·穆爾豪斯(Paul Moorhouse)共同為收藏家們舉辦了一個午餐會。後者正在策劃抽象畫家朱金石在香港的首次個展,這場個展本週在萊姆女士的畫廊開幕。

另一個問題是缺乏經驗。儘管香港現在大約有100家畫廊,但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藝術市場剛開始繁榮的時候,這裡只有幾家畫廊。

斯科尼是從她的父親曼弗雷德·斯科尼(Manfred Schoeni)手裏接管畫廊的。她是其中一個看到這些變化的人。“爸爸20年前開始經營的時候,香港只有幾家畫廊,”她説,“直到2004年拍賣公司才開始關注中國當代藝術,從那時起藝術市場和畫廊才開始繁榮起來。”

但是即使到現在,西方對中國當代藝術的了解還很有限。斯科尼提到了香港藝術家洪強,她計劃在巴塞爾藝術展期間舉辦洪強的互動個展。

“他引起了國際批評家們的注意,香港藝術博物館收藏了他的一些作品,但是他在商業層面沒有獲得太多展示自己的機會,”她説,“他將教參與者中國漢字,並邀請他們創造自己的漢字,這些漢字將被製作成動畫和數字形式,用於他的下一個作品。”

很多畫廊老闆並不擔心。代理本地藝術家的嘉圖畫廊(Grotto Fine Art)的負責人歐陽憲(Henry Au-yeung)這樣看待巴塞爾藝術展:“他們變得更包容,願意展示香港的藝術,而不只是把香港用作一個銷售平臺,這樣做很正確。”

“如果你去參觀紐約的一個藝術展,”他補充説,“那裏會有很多紐約的畫廊參加。倫敦也是一樣。所以我很希望將來香港也能這樣。”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