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與“出去”——藝術無國界
記者:這兩年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大陸的拍賣行紛紛扎堆香港,國際拍賣行又往大陸跑。您覺得大陸目前什麼樣的吸引力使得佳士得鍾情於此?
蔡金青:其實這就是一個大家共同的訴求:希望藝術市場是能夠融合在一起的。不管是中國的企業走出去,還是國際拍賣行能夠進入中國,都是希望我們每一個市場成為全球市場的一部分。首先藝術沒有國界,我們的藏家越來越廣泛,也經常在海外旅行同時參與到藝術市場裏面來。大的趨勢是希望更多開放、更多交流。我們當然對中國一直是有很強的願望,希望在中國這麼一個重要的戰略性的市場上成為一個參與者直接給中國大陸的客戶提供服務,這也是因為中國的整個經濟地位在提高,藝術生活和藝術的訴求也在提高。中國本身也有很長的歷史,對藝術的鑒賞、對傳統的遵循,有很好的人文基礎。佳士得能夠在這個時候參與進來,這是我們一個很好的機遇。
記者:雖然昨天才得佳士得在中國取得全資拍賣公司的消息,但是我相信在這之前肯定有一系列籌劃、協調的過程?
蔡金青:其實戰略在我加入到佳士得之前很早就有的,當然佳士得一直都是希望能夠有機會進入大陸的。我覺得比較好的一個契機就是説政府也有這樣的想法:希望有國際一流的品牌參與到中國的藝術市場中來。我們很早就達成了共識。這個事情能最終做成,説明政府也是希望建立一個文化藝術繁榮的市場。要做這樣的事情確實需要開放的胸懷、勤勉的服務和共同的努力,在具體操作上要完成很多不同的步驟,在中國法律法規的框架下經過了很多人共同的努力最終完成。
記者:在大陸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或者説是野心?
蔡金青:我們希望能夠和這個市場一起成長,我們也是作為一個新手進入到這個市場。當然我們從94年以來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從客戶方面,從我們跟藝術界實地運作,跟各方面的接觸,還是有一定經驗的積累。當然現在我們等於更上了一節臺階,我們希望把佳士得不管是在倫敦、紐約的體驗全盤地帶到中國的市場來,那種體驗和對藝術的尊重、對拍賣的內在的樂趣,跟全球的藝術家、藏家有交流的機會。進入到全球的網路當中,還有很多的專業知識,我們這些部門和這些專業方面的專家其實都是有很精準的眼光和對藝術品的鑒賞和價值的判斷,所以我覺得這些都是能夠提供到這個市場的方面。希望我們帶來的是最高標準的、能夠讓大家感覺到作為全球的藝術市場的一個領導者所能提供的一種服務和體驗,這個可能對整個市場會有一些帶動。我們也希望整個市場的發展是更加健康的、更加開放的,能夠給每一個參與者公平地機會,也都是非常有信心,有誠信的一個經歷。
立足上海進攻大陸
記者:聽到這個消息,很多人討論的焦點是佳士得為什麼選擇上海而沒有選擇北京?很多人做了一些推測,想聽一下您的説法:上海和北京,佳士得做了那些權衡,最終確定在上海?
蔡金青:對我們來説,能夠進入中國市場就很好。佳士得在94年首先在上海設立第一家國際拍賣行的代表處,又于96年在北京也設立機構。過去多少年來,北京或上海,從我們的員工和各方面的業務、客戶的分佈來講,都是比較均衡的,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説,更重要的是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建立我們自己的一個自由品牌的業務平臺。這個機會先在上海發生了,所以我們就去把這個機會抓住。
記者:有沒有考慮到,大陸藝術市場以及藝術品交易最集中的地點還是在北京?
蔡金青:我們是這樣想,公司雖然註冊在上海,其實並不影響我們做業務一定局限于上海,沒有這樣的限制。
記者:目前佳士得(上海)業務以及人力的架構是什麼樣的?
蔡金青:無論北京還是上海,其實我們經過長期的人員和業務的積累,還有人脈資源的積累,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礎。當然因為有了新的業務平臺,我們還會繼續一個是調動我們全球的資源來支援新建立的業務平臺。不管是在上海或者巴黎甚至其他地方,我們在有拍賣的中心地區都會得到佳士得全球團隊的支援。
上海代表處自94年成立以來,逐漸打下了人員的基礎,培養了優秀的團隊。當然我們現在還會擴充、培訓、招募更多的人士。也許有更多全球的同事願意加入到上海這邊來,也有可能從別的地方調過來人員,確保在中國的業務能夠順利展開。這方面我們也在進一步部署過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