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美學投資,而是美學紮根”,台灣文化部門負責人龍應臺3月25日上午與媒體茶敘,宣佈將啟動台灣首間“藝術銀行”。
25日這一天是台灣的“美術節”,因此龍應臺選在了這一天公佈“藝術銀行”的計劃。她在茶敘會上表示,藝術銀行作為首個由政府代表購買台灣本地藝術品的機構,初步將會砸下7000萬台幣(約合1200余萬人民幣),其中3500萬台幣用於購買台灣民間具有潛力而尚未有高知名度的視覺藝術品,另外3500萬台幣則是庫藏、人事和行政費用。
這部分高達3500萬台幣的人事費用在發佈會現場遭到了不少台灣媒體的詰問,對此龍應臺解釋:“必須把後面九分的準備工作做好,才能展示出拿到民眾前面的一分,現在行政費用和藝術品購買費用按照1比1已經很少。”
“我們目的不在於囤積賺錢,而在於流通。”龍應臺説,藝術銀行將買斷藝術品,之後將“只租不賣。”把藝術品出租給海外辦事單位、公共部門、私人企業等,所賺取的租金再回歸支付藝術銀行運作成本,而第一年將鎖定政府公共空間。
“是美學紮根,而不是美學投資,”龍應臺強調,“藝術銀行就是把門打開,讓藝術可以進入民眾隨時隨地呼吸和工作的生活空間。”也希望藝術銀行的出現可以刺激台灣的藝術生態。
據悉,藝術銀行的藝術品租金費率定在購入價格0.4%,承租費用包含租金、保險費、運輸布卸展費,租期為3個月至1年。通過“流通”的方式,台灣本土藝術創作者的作品,進入社會、公共領域和市場,既可鼓勵藝術家創作,也可令更多本土藝術家被收藏家、策展人和藝術欣賞者發現,使藝術市場更為活躍,使民眾不再只是在美術館看到藝術創作。
台灣美術館受龍應臺委託執行藝術銀行的徵件工作,于3月25日到5月25日開放受理,藝術家或其代理每人平均可提出申請。藝術品的甄選標準較為寬泛:具有台灣籍、不限年紀、創作媒材技法與題材,但必須要能適切展示于公共空間,每人至多送審5件作品。上半年的徵件結束後,將由台灣美術館召集藝術家、産業界、專家學者等組成評選委員會,預計下半年進行藝術品租賃業務。
目前,台灣“藝術銀行”已經預定在台灣的北部、中部、南部各設置一個展覽廳,將以台中的藝術銀行作為總部,設一個庫存展示館,為民眾打開藝術的大門,同時也希望公共空間有更多真實情感的創作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