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謝素貞:觀眾共鳴才是美術館幸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4 09:23:18 | 文章來源: 東方藝術·大家

謝素貞

謝素貞 (左)

歷任了多任館長,在任職時間最久的張子康館長離任後,北京今日美術館于2012年底迎來了一位來自台灣,擁有豐富美術館管理和運營經驗的新任館長——謝素貞。

謝素貞曾就讀于倫敦金匠學院(Golden Smithe Colleage)策劃與藝術行政專業碩士學位,後獲得了中央美術學院近現代美術史博士學位。從台灣到大陸,謝素貞女士歷任高雄山美術館副館長、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執行館長,直至入職今日美術館館長,基於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興趣與參與的熱情,從台北到倫敦再到北京,從官辦民營美術館到學院美術館再到民營美術館,謝素貞不斷吸收著當代文化的養分,享受著當代藝術帶來的“快樂”。

在任職台北當代館時,謝素貞領導的團隊在台灣創下了很多“第一”:第一個以當代藝術為定位的美術館,第一個公辦民營的美術館,第一個落成在古跡的美術館,第一個與學校共教合作的美術館,以及第一個由基金會運營的美術館,同時謝素貞女士作為策展人還創造了在台灣地區觀眾第一次排隊觀看當代藝術展的歷史。

美術館在歐洲誕生於拿破侖大革命之後,歷史名作從封建貴族的宮廷中解放出來,從此盧浮宮變為向市民開放的公共美術館。辛亥革命之後,魯迅作為現代中國第一任美術官員,曾為教育部撰寫第一份國家性的美術發展綱要“擬播布美術書”,其中很大篇幅涉及中國現代美術館的建設構想,不久後故宮正式成立博物院,向國民開放宮廷藏品。在這個意義上,美術館是現代民主制度的産物。

在中國,美術館特別是大量私營美術館的産生背景大為不同。中國的美術館建設從2000年以來至今,大體經歷了兩撥建設熱潮,第一批建立的私營美術館大多與商業地産的品牌行銷有關,2002年6月張寶全先生創辦的今日美術館,也誕生於此背景下。今日美術館作為中國最早一批私營美術館,開拓了私人美術館的運營模式,在十年的時間內成長為國內私營美術館的翹楚。在缺乏生存土壤的國內,既沒有政府的撥款也沒有政策的扶持,今日美術館前十年的存在可以堪稱奇跡。而十年後的今天,國內再次掀起了一股美術館建設的熱潮,眾多私營美術館和官辦民營美術館接連落成,而這波建設潮流,更多的動因來自於國家的文化産業發展戰略,美術館行業由此開始了一個新的時期和征程,美術館的公共性面臨了三個方面的難題:高水準展覽的策劃、專業美術館管理人才的培養、觀眾修養的提高。

在新一波的美術館建設熱潮中,私營美術館將面臨白熱化的同業競爭壓力,地方性區域美術館和一線城市的多傢俬人美術館的落成,在硬體上各有特色和優勢,未來哪家美術館能夠創造新的歷史,其關鍵將落在自身影響力的營建以及展覽效果的公眾認可上,謝素貞的個人履歷和教育背景,令她具有深厚廣博的專業基礎與開闊的國際視野,她也被認為是可以帶領今日美術館走向運營規範化、展覽國際化,開拓今日美術館未來十年新局面的人選。

2012年11月初剛剛到任今日美術館,謝素貞針對今日美術館的現有組織架構和自身優勢,在最短的時間內,構思好了今日美術館的未來發展戰略:在基本保持2013年原有展覽計劃的前提下,將從2014年起做新的展覽規劃,主打新東方美學,並以觀眾的參觀習慣作為吸納展覽的重要考量,讓美術館知道觀眾的需求是什麼。謝館長對本刊談到,每個美術館的屬性不同,城市決定了它的命運。堅持是一個美術館最應該具備的,今日美術館位處中國的文化中心城市北京,在國內的私營美術館中保持了十年的行業翹楚地位,在當代藝術領域乃至社會文化層面都是最具影響力的美術館。在現有成就基礎上,未來今日美術館可以肩負更廣層面的作為視覺文化領域與社會大眾交流和對話的平臺。

今後她將考慮由美術館牽頭主持進行視覺文化議題的主題性研究和展覽,推出具有東方美學價值的藝術家和主題展覽,從而令中國的美術館真正承擔起推出自身優勢視覺文化的職責,還要將當代性、娛樂性與設計性融合到當代美術館之中,令今日美術館在當代藝術、設計、建築等領域産生廣泛的影響,以求在社會上掀起看展的潮流,引導業界藝評的話題,吸引大眾觀眾主動進入當代美術館觀展。

對於私營美術館的生存來説,因為缺少政府撥款和稅收政策傾斜,營運部分需要長時間的奮鬥,今日美術館已經奮鬥十年,未來謝素貞館長希望能建立今日美術館成熟的會員基金機制,以吸引有能力的藝術消費人群參與到對美術館的支援和社會化運作之中。民營美術館講究效率講究管理,更需等待市民走進美術館,等待藝術家更多的參與,雖然在新一撥的美術館建設潮流中,美術館的生存競爭性在不斷增強,但與此同時,當代藝術觀也隨著觀眾的理解度加深而不斷成立,資本的介入更令當代藝術的熱度升溫,當代藝術在全世界範圍內顛覆了觀眾對審美的經驗,當代美術館的地位得以因為時代而改觀,這是當代美術館在今天的生存機遇。

站在一個新十年的節點上,謝素貞的到任承擔了太多的期待和觀望,“讓觀眾排隊走進今日美術館”,是她給自己定下的一個看似簡單,卻真正具有考驗的目標,基於對文化的堅守和美術館職責的清晰認知,謝素貞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有得到觀眾的共鳴才是美術館的幸福。她的所有前行動能也因此而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