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故宮:“宮院徹底分離”是對文化遺産的泯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24 09:18:21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4月29日,故宮門口遊客眾多。“五一”假期首日,截至上午11點20分,故宮已賣出60806張門票。根據應急預案,如遇遊客扎堆,故宮將採取現場暫停售票等限流措施。中新社發 張浩 攝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針對近期北京市政協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推進北京世界文化遺産保護與完善的建議案》,提出故宮應考慮將“宮”與“院”分離,新建博物館專門展示館藏文物,及觀眾超承載量不再售票等建議,故宮博物院21日向媒體發佈了《關於市政協建議案與故宮相關問題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文中明確表示,將“宮”“院”徹底分離是對故宮完整性的一種誤讀,是在泯滅故宮文化遺産的真實性、完整性,最終會使故宮在某種意義上消亡。

《答覆》指出,按照世界遺産組織對遺産地的定義和要求,按照《故宮總體保護規劃大綱》的要求,故宮保護工作首要的就是保持故宮的真實性、完整性。真實性原則,就是要求不得改變文物的歷史原狀,要盡可能地保護文物所擁有的全部歷史資訊。完整性原則,則是要求將文物作為一個整體,保護不僅包括不可移動文物,而且還要保護可移動文物。

故宮博物院是建立在明清皇宮及其收藏基礎上的綜合性博物館,106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和180萬件文物藏品是天然不可分割的整體,他們共同組成了故宮博物院的核心要素,缺一不可。1807558件(套)藏品中,80%以上都是清宮舊藏,是與故宮的建築、故宮的歷史共同構成的故宮文化的核心,也是保持故宮真實性和完整性的核心,故宮同時陳列的文物大約有1萬件,但很多是原狀陳列,比如太和殿裏面的陳設,件件都是珍貴的文物。這些文物,與原來的建築和氛圍在一起更有尊嚴。故宮院藏文物以明清舊藏為主,只有與其原有場所相結合,對參觀者才更有意義。因此故宮和故宮博物院密不可分,這就是宮、院一體的天然性、有機性和特色。

《答覆》認為,這種宮院一體的特性具有重要的遺産特色、文化標誌,也是故宮之所以吸引全球目光的魅力所在,雖然,由此也會産生有限的可利用空間與日益增長的觀眾參觀需求和遺産保護之間的矛盾,需要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但是,將“宮”“院”徹底分離是對故宮完整性的一種誤讀,是在泯滅故宮文化遺産的真實性、完整性,最終會使故宮在某種意義上消亡。

因此,調和“宮”與“院”的矛盾的關鍵是,既保證故宮完整性,又能夠增大展示空間、拓展保護空間。基於這一宗旨,故宮博物院正在進行建立新院區的可行性研究,新院區重點功能,一是為故宮大量珍貴文物提供充足的修復空間,以使這些國家珍貴文物能夠得到及時的、大規模的科學保護,也才能更多地與觀眾見面;二是為在紫禁城內不好展示或無法展示的特殊文物,如大型傢具、地毯、巨幅繪畫等,建設現代化的保護與展示相結合的空間,三是為數字化展示提供更好的空間,加強觀眾的參與性、動手性和互動,以吸引更多有多樣化需求的觀眾。四是故宮文化創意的研發和展示功能;五是宮廷園藝的培育與展示。

新院區的建立將為科學規劃、有效保護古代宮殿建築群,為科學、有機地將古建築與宮藏文物一體展示,創造出有利的條件,這才是在紫禁城外建設新院區的目的所在,是維護宮院一體、強化宮院一體的科學途徑,絕對不是宮院分離。

針對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答覆》中也表示,故宮博物院已制定了詳細的接待方案,將實行提前一小時即7:30開門,在高峰日開放全部30個售票窗口,增加引導和指示牌設置,增加臨時廁所等措施,以進一步提高觀眾接待水準。

增加開放面積是有效的疏解觀眾流過於集中的有效辦法。故宮的開放面積會隨著古建修繕進展和空間佈局的調整,得到逐步增加,待全部規劃完成後,故宮博物院對公眾開放面積會增加到76%,開放區與非開放區的比例達到8:2。到2016年,我院將實現“紅墻內無辦公區”,把紅墻以內整體作為故宮博物院的陳列展覽、接待服務、觀眾參觀的空間。同時,還將不斷開闢新的展廳,繼續增加展示文物的數量和品質。特別是將在故宮南部形成陳列展覽的“金三角”區域,即以午門及東西雁翅樓、武英殿、文華殿為主體設博物館展覽群,大幅提升展示文物數量和展覽水準。(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