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自1978年以來,一直沉浸于圖像之中,即以不同形式的具象圖像講述某些社會、政治、文學的主題,進而喚起觀眾的社會生活經驗,産生對於現時代的社會意識與態度,其典型形態就是“政治波普”與“玩世現實主義”。近年來流行的繪畫類型,除了模倣德國畫家李希特的黑白影像繪畫,以充滿懷舊思緒的筆調重現中國50年代以來的社會主義經驗,再就是以四川青年畫家為主流的“卡通繪畫”,這些時尚感十足的繪畫深受影視動漫影響,反映了當代藝術青年的童年自戀與青春迷茫。2005年3月,廣東美術館舉辦了一個名為《慕尼黑當代抽象畫展》的展覽,來自7個國家的13位藝術家,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即從自我的角度來澄清當代繪畫藝術的本體論問題。使繪畫擺脫對圖式的依賴和借助透視法製造虛擬的三維空間的執迷,使繪畫回到繪畫的“過程”之中,回到樸素而又極具個性的材料特質的有效表現之中,使“何為繪畫”這一問題在避免了各種流行的、傳統的觀念干擾後得到更直接的呈現。
有關透明色彩特別是水彩的運用,是國內畫家的弱項,在許多水彩畫家那裏,過分追求中國水墨畫在平面上的暈染變化,使水彩畫向水墨靠攏而失去了自己的獨立性。其實水彩畫對於透明色彩的運用可以有多種形式,黃拱烘非常善於透明色彩的穿插與疊壓,如2007年創作的《無題No.19》、《無題No.30》,不僅保持了水彩的透明與醒目,而且獲得了空間中的豐富性。這種空間層次感,不是傳統寫實繪畫的三度立體空間,在《無題No.23》、《無題No.24》等作品中,它們表現為一種觀看者視覺在色彩的叢林中向縱深空間的穿越與運動。
然而,不可見的東西又是什麼呢?有西方藝術史家指出:“這是一個科學和機器的時代,而抽象藝術正是這個時代的藝術表達。”王端廷認為,“西方抽象藝術與西方現代工業文明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抽象藝術充分體現了工業文明時代的特有精神。現代物理學(特別是量子力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不僅使物質世界和人類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將藝術帶到了一個廣闊的新天地。除了上述表現自然物體內在的數學和幾何結構之外,許多抽象藝術家宣稱他們描繪的是人類肉眼看不見的宇宙的宏觀和微觀世界。我們憑肉眼看不見宇宙星際間的結構,也看不見細菌、病毒、細胞、分子、電子和原子的形態,但這些在工業文明之前人類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甚至想都未想的東西,都被現代科學技術證明是客觀的真實存在,正是這些科學新發現給抽象藝術提供了越來越豐富的表現內容。”
對於“抽象藝術的不發達源於現代科學技術的不發達”,“中國畫家所傾心的抒情抽象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不是以理性和科學為主旨的西方抽象主義繪畫的精粹”這一觀點,我僅表示部分認同。雖然中國畫家至今尚未真正吃透抽象繪畫的科學本質,由於西方理性主義與中國感性主義的格格不入,許多中國藝術家至今仍對“科學與理性”進行著頑強的抵抗,它表現為中國抽象藝術中很少有蒙德里安那樣極端理性化、形式化的“冷抽象”表達。但是,在中國畫家創作的抽象繪畫中,我們能看到具有東方審美意蘊的畫面結構,還能體會到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息息相通的情感、氣韻和意境,這是另外一種為西方人所不熟悉的“不可見的東西”,即中國人對於自然和生命的理解與感悟。中國抽象繪畫的方向並非要和西方藝術史上的經典抽象藝術達成一致,而是要尋找與其不同的文化旨趣與藝術語言的個性表達,這才是現時代中國藝術最具有根本性的價值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