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林松:藝術品市場做大做強須從畫廊著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27 16:43:10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編者按:2012年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調整期,而此時需要一批新生力量一些新鮮血液注入市場,支撐市場的持續發展。一級市場作為整個藝術品市場的基礎,畫廊對年輕藝術家的市場培養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就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關係以及年輕藝術家的培養等問題,採訪了世紀翰墨畫廊總監林松。

市場的職能決定對年輕藝術家的培養程度

由於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職能不同,它們所給予年輕藝術家的培養程度也不同。相對於一級市場來説,二級市場對年輕藝術家傾注的培養精力並不多。在收藏年輕藝術家作品時,需要一定的眼光和經驗,需要畫廊、拍賣公司和收藏家了解、支援年輕藝術家,和年輕藝術家一起成長,並不適合“短平快”式的投資。林松談到:“一級市場畫廊的主要作用就是培養年輕藝術家、呵護年輕藝術家,推動年輕藝術家的成長。而二級市場不附帶這個功能,説白了它就是一個買賣,掙一個佣金,拍得越高,它拿得越多。它不附帶這個藝術工作的研發,所以不能賦予拍賣行這個職能、責任和義務。拍賣行所拍作品都應該是高精尖的作品,不是説隨便推出一個年輕藝術家,作品拍一個高價也不可能,大家都不是傻子,也不可能輕易相信。一定要經過藝術、市場和歷史的檢驗。”

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所存在的合作的可能性

林松也坦言畫廊在藝術品市場中是比較薄弱的環節,而單靠拍賣公司,藝術家的作品直接上二級市場也存在巨大的風險。再加上品質參差不齊,如果參照二級市場的價格來決定所有藝術品的價值是不可能的時期,來決定藝術品市場的規矩也是不可能的。那麼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呢?

在2005至2008年,一些畫廊曾與拍賣行攜手成功推出了一些年輕藝術家,而這些藝術家的表現對現在整個中國現當代藝術市場都有所影響。可這種合作的模式,在林松看來,卻不一定是可取的。林松認為中國的一級市場肯定不如二級市場拍賣行那麼大,所以導致一些畫廊跟拍賣行聯手做一些價錢。簡單的聯手炒作價格,這終究是會遭到懲罰的。靠拍賣行拔苗助長,這個債是要還的,我們已經看到有些拍賣行在還債了。

難道拍賣行與畫廊真的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了嗎?當然,如果能夠把握好兩者的合作方向與步伐,定能更好地促進年輕藝術家的成長與市場培養。林松雖然也認為拍賣行是代替不了一級市場的,一級市場也代替不了二級市場的功能。但他仍然表示畫廊與拍賣行有所配合是肯定的,這個配合的前提是必須符合藝術價值規律和經濟規律。

雖然畫廊在整個藝術品市場中是比較薄弱的環節,但它作為一個基礎的橋梁作用,如果它不健全的話,整個藝術品市場也不可能談到健全、規範和健康。所以對於畫廊來説,一定要專業,要規範代理機制,只有這個基礎穩固了,這個藝術品市場才會更大更強。沒有畫廊這種一級市場的培養,就不可能有新鮮的血液、好的藝術家進來,也不會有一些基本的買家成為專業的收藏家,所以這是一個培養與積澱的過程。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只有經過一級市場畫廊這一關,打好堅實的基礎,然後精品、好作品、難得的作品上拍賣,這樣對一級市場才會一個拉動的作用。

今年的二級市場發展趨漸理性,市場進入調整期,林松坦言:這對於一級市場來説是一件好事。拍賣行作為藝術品市場的風向標肯定會影響一級市場的調整,它應該發揮好的影響,不能把價格體系、價值標準搞混亂,必須要符合藝術價值規律和經濟規律。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説有些藝術家作品是抗跌的,並且還在增長的,那麼這些作品一定是畫廊推薦的,藝術家與畫廊長期合作的,一定有畫廊代理機制做保障的,所以它的市場才會穩定。靠拍賣行做個價錢,僅僅是曇花一現。所以必須有畫廊這樣堅實的基礎,作品才會有很強的抗跌性、保值性或增長性。

藝術品市場的制度完善與否必須從畫廊著手

畫廊是藝術與商業相伴而生的産業形式,現代意義上的畫廊肇始於印象派時代,到今天算起來已有百年曆史。隨著舊的藝術贊助機制的逐漸削弱,藝術家們倉促之間被推向他們極為隔膜的市場,這種藝術的代理機構就應運而生。百年間,畫廊業有過舉步維艱的經歷,也有過名流、金錢交相薈萃的輝煌。而中國的一級市場畫廊歷史並不長,那麼中國的畫廊培養機制又是怎樣的呢?林松表示:藝術家的作品通過畫廊代理銷售,這種代理機制正在逐步地完善和發展中。這是全世界通行百年的慣例,也只有這條道路,是能夠使藝術品市場規範的最根本的制度。

現在大部分畫廊也都接受這種代理機制,像國內外比較有名的畫廊都是採取這種方式。像巴黎的法蘭西畫廊、倫敦的的瑪勃洛畫廊、紐約的佩斯畫廊等。在常期的經營歷史中,他們的經營理念、操作過程,都有自成一體的模式。比如法蘭西畫廊選畫家不限知名度、學歷、職務,堅持人品好(並能長期配合),畫品好,具有突出的藝術個性和創作潛力的現代畫家。而世紀翰墨畫廊選擇年輕藝術家有自己的標準,在藝術語言上有鮮明的風格,受過良好的學院教育,藝術表達能力比較強等等因素。林松認為目前大部分年輕藝術家還處於一種自我奮鬥的鬆散狀態,畢竟與畫廊簽約的年輕藝術家仍是少數。

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是市場的“潛力股”,能給藏家帶來一些想像空間,但是投入的風險也更大,需要買傢具有更高的眼力。畫廊作為薄弱的環節,它需要自身的成長和外部環境的影響。林松表示:藝術品市場的制度完善與否,必須從畫廊著手,解決中國藝術品市場循序漸進健康地成長,專業系統地成長等問題,就必須從根基上解決,把畫廊做大做強。拍賣行也從曾經犯過的錯誤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才能保證我們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更良性更健康,更加攜手與共。

作者:張長收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