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拍賣總經理董軍
大陸春拍第一輪已經落槌,新一輪正在進行。從已經拍完的幾場來看,市場似乎沒有出現多大的“意外”,之前所謂的“調整”、“縮水”皆有相關數據為其佐證。今年市場到底會怎麼樣?我們能否綜合幾場拍賣結果來定調春拍?
永樂拍賣總經理董軍認為:“在我們這個行業裏面,媒體朋友比較關注一個整體,把幾個拍賣公司的表現結合在一起去推斷,但由於各家拍賣公司規模相差非常大,風格、思路都很不一樣,也不排除未來可能會再出現(具有爆發力的)一撥。”
市場調整期低估價會是一種策略嗎?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拍賣行肯定希望價格定得更有吸引力。在永樂這邊,每一件作品的估價不可能低於保留價,這是鐵板釘釘的規矩,這是永樂和委託方之間協議中白紙黑字寫進去的。比如一件作品估價10-15萬,當拍賣師已經叫到11萬的時候還説它是流標是不可以的,這是對競買方不公,因為競買方會認為,你這家拍賣行已經有了一個指導價是十萬以上都屬於合理,為什麼叫價到11萬還是流標?為什麼有意地把估價弄得那麼低?這説明估價不專業,所以用了保證我們的低估價一定等於或高於保留價,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説永樂這邊很清楚。
在市場出現變化的時候著急變現的一些賣家可能會臨時要求下調他的保留價,而我們的估價是不變的。
以正面的態度應對藝術市場出現的調整
去年秋拍從舉槌到落槌,“藝術品市場可能遭遇調整”的聲音此起彼伏,陳東升甚至坦言“明年起碼有40%的市場份額下降”,事實是否如此呢?
據董軍觀察:“事實和數據在表明這一點,這應該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不管是忠實于藝術市場的行家還是收藏家,出現情況後大家多是願意用正面和樂觀的態度去看待。那些在藝術品市場當中積澱多年的行家,他們非常冷靜的看待市場的變化,並不是急於發表唱衰或者負面的觀點,很多恰恰是以正面的態度看待藝術品市場的發展。”
“還注意到,有一些同行的拍賣比較去年秋拍來説,數量有所下降,天價少了一些,但是我們對比所有的數據發現其中一項是提高了,即成交率,這是一種積極狀態。”
“海外徵集”不是永樂的路子
“在今年年初,外界預測市場有可能出現調整,認為拍賣行應該專注于海外徵集。但海外徵集不是永樂的路子,現在更明確地表態,永樂將在95%至100%的程度上專注于國內市場。雖然過去一兩年裏,在價格已經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尤其是在這些價格背後的很多動機是偏于投資的情況下,這時候價格會存在問題,但是判斷中國藝術品市場不能只看二級市場。
拍賣公司為什麼徵集困難?藏家為什麼會惜售?首先要了解拍賣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拍賣是一個機遇和風險並存的模式。從拍賣行角度來講,為了促成成交率,可能強行上拍,這已脫離了市場的常態。對於拍賣行説也不公平,因為拍賣行希望能夠有更高的成交率,如果委託方考慮降低保留價,作品在保留價附近落錘、成交,必須從法律上尊重成交的行為;而拍賣本質上希望能夠競價,很少有人願意在保留價附近將作品賣掉,希望能夠通過市場的測試,看競價過程中能夠增加多少,這才會有拍賣,否則放到一級市場就夠了。”
競價氛圍的低落致使私人洽購抬頭
“去年下半年開始,競價氛圍不夠濃烈,所以會出現保守的心態,這也是為什麼國際上一些拍賣行把今年的重點放在私人洽購上。私人洽購之所以會在業務上佔據很重要的位置,恰恰是因為目前競價的氛圍不好或是競價之後違約的情況比較嚴重,而相對而言私人洽購較為保險,可以幫助有需求急於換手的藏家。那些願意考慮在一個比較保守的價格下換手、變現的藏家,私人洽購正好滿足了他們。
但中國拍賣行又沒有這方面的資質,中國拍賣行經營的範圍被限定得非常多,這就是我們在遇到市場出現調整的時候、在金融環境變幻莫測的時候,我們手上所握有的、帶有彈性的牌很少。
當頂尖的作品進入機構以後 拍賣的下一站在哪
從永樂角度來講,我們一直比較專注于近現代書畫,今年春拍永樂第一次出現古代書畫的圖錄。也就是説它標誌著永樂開始嘗試介入古代書畫。古代書畫在香港佳士得一直佔有獨特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一個場次。而永樂一直都稱之為中國書畫,但是仔細一看,一本或者兩本以前的圖錄裏大部分都是近現代書畫,在近現代書畫裏,近兩年以齊白石和張大千為首的兩位大師的作品,價格已經相當高了,所以要做得更細一點,在那些現在未必是大師,在他的藝術生涯裏最掐尖的作品我們應當有所關注。
永樂是做藝術品服務的,要照顧到不同需求的人,尤其是當頂尖的作品已經進入機構的時候,還要照顧到私人收藏家的需求,要考慮到他們不同時期、不同檔次、不同尺幅、不同價位、的作品,我們要促成這些藝術品的交易,才能夠把中國把國人收藏自己藝術品的基礎打牢。如果交易過後只是把最頂尖的作品放在某個銀行裏,放在某個基金會,私人的參與越來越少,甚至被邊緣化了,這不是我們藝術機構應該做的事,這是我們我們的社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