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朱敬一:西方塗鴉藝術變遷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19 16:24:59 | 文章來源: 深圳新聞網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變成了世界的經濟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舉世矚目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成為世界先鋒藝術中的顯貴,美國藝術評論家柏林伯格所推崇的“藝術因該回到藝術本身”的觀點直接導致了形式主義的氾濫,而隨之産生的波譜藝術又是一種精英文化對流行文化的一種借用,使得當時的美國藝術中充滿的絢爛的浮華之氣,而這是出現的街頭塗鴉藝術,以一種激進的反政府的姿態出現,隨著黑人文化運動的興起塗鴉藝術象一把尖刀劃破了美國中産階級的虛偽的裘皮大衣,成為當時世界藝術中一支充滿活力的新鮮血液,很快美國的塗鴉藝術影響到了歐洲,一些美國街頭塗鴉藝術家來到巴黎和柏林拓展他們的地盤,當地有一大批街頭青年加入了街頭塗鴉風潮。

如果説塗鴉在美國街頭的興起更多的帶有一種對社會的不滿和對政府的反抗,那麼當塗鴉藝術來到歐洲它的形式上産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由於追隨者眾多塗鴉者從一開始的簽名搶奪地盤而發展到對文字技巧的炫耀,歐洲的塗鴉更多的是注重對字體的設計,許多塗鴉小組開始不滿足於誰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畫完一個街道,而轉興趣于更眩的字體,於是他們會花很大的精力去設計字體。在真正塗鴉之前他們會畫大量草稿,而他們中在字體設計有天賦的藝術家往往會被很多人所追隨和模倣。所以我們説塗鴉藝術在歐洲逐漸演變成為一種帶有比較強烈的技巧性質的街頭書法藝術,從而弱化了政治傾向。

當然這種街頭書法藝術在歐洲剛剛出現時還是遭到了主流藝術的鄙視和社會大眾的強烈不滿,因為他們沒有選擇的亂涂亂畫,給政府造成了比較大的麻煩,在巴黎政府每年要出鉅資來清理這些書法家們的筆跡,警察每年會出動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對付這些神出鬼摸的另人頭疼的藝術家。這時新聞媒體開始關注這些群體,並對他們進行跟蹤採訪,這些塗鴉群體一開始出現在電視鏡頭上的形象都是類似于恐怖分子一樣,蒙著面喋喋不朽的述説著他們的塗鴉理念。隨著時尚工業的迅猛發展,時尚文化用他們敏銳的嗅覺,在塗鴉藝術中找到了新的興奮點,塗鴉藝術中所蘊藏著一種屬於年輕人的自由感和豪放不羈的野性,以及對設計藝術新的啟發,這些新鮮的元素是在巴黎倫敦這樣的時尚圈內所不具備的,所以時尚界開始頻頻向街頭塗鴉者獻媚,這使得塗鴉藝術被主流文化所接受成為可能。

首先是美國的老牌塗鴉先鋒哈林成為時尚寵兒,他的嬰兒符號被大批量印刷出現在T恤、杯子和時尚雜誌中。緊跟著一批歐洲老牌塗鴉藝術家被請進了高檔畫廊,他們的符號也從街頭被複製到畫布上從而轉變成金錢。那些當年在街頭風吹雨淋塗鴉字體也被廣泛運用在設計中,年輕的塗鴉者轉變成了另人羨慕的時尚設計師。這時世界著名品牌時尚界殿堂品牌路易-威登(LV)出品了一款Graffiti Alma(塗鴉手袋),在LV旅行袋中演繹街頭塗鴉文化,路易-威登的舉動標誌著塗鴉這種以“反叛”著稱的藝術被招安被消費成為可能。而今隨著Hip-Hop在世界的流行,塗鴉藝術也成為一種全世界時尚年輕人的標誌,當塗鴉藝術脫離了它的社會根基和原始出發點而成為一種時尚符號時我們也可以説這種藝術不在具有文化建設的意義,可以宣告這種藝術已經走向了死亡。但是它引起的一種社會的風潮和波譜藝術一起開啟了動漫時代的來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