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邱志傑:我為什麼要做一個規模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05 13:45:06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第九屆上海雙年展受命之際,我提出,如果要我出任策展人,我的目標就是要做城市館。請允許我做實驗,一旦我試驗成功,請把它固定下來,作為上海雙年展的固定模式。藝委會問:我們上海雙年展有這麼大的號召力嗎?要不要今年先試試水,先做個概念出來就行了,比如説,派幾個人到若干城市考察,先做個文獻展?我説,2012年,辦過世博會之後的上海,不能用一個文獻展來讓人們失望。你們讓我試試吧,能做成幾個就做成幾個。其實只要有七八個、十來個城市來參加,這個城市館的概念就基本成立了。

我的原計劃是,今年做出十幾個城市館,它們幫助切割掉龐大的火電站美術館的3樓和5樓空間(沒有4樓)。我們自己只需要專心做好1樓和2樓的主題展就夠了。今年美術館新建,空間至今還在建設中,美術館的人員團隊也還不到位,做那麼大的主題展實在是難以想像的。等到下一屆,早一點定策展班子,能夠做大一點的主題展,就可以把城市館分佈到上海各大藝術空間和民營美術館,形成一張上海雙年展地圖。這就和威尼斯模式更像了一點。我想像藝術界的國際訪客們來到上海,發現除了兩家航空母艦級別的官方大美術館外,其他的如民生、外灘、喜馬拉雅,都是核潛艇和巡洋艦,都能成為上海雙年展的一部分,一定會非常震撼。等到再下一屆,就一定會出現有人主動要求來做城市館以參加進上海雙年展,我們不僅不再需要為這樣的主動要求參加的城市館掏錢,還要審查他們的作品方案品質,才能發放我們上海雙年展的標誌給他們用。這種情況出現得多了,成為常態,我的城市館構想的目標就真正實現了。

目前的結果是,第一,參與的城市館已經達到30個以上。第二,今年已經要把城市館做到上海市的各個角落,形成那張“上海雙年展地圖”,這張地圖將包含民生、外灘、喜馬拉雅等民營美術館,各大藝術區和上海城區的各處,共襄盛舉,上海雙年展將會進一步成為整個上海藝術界共同的事業。第三,今年就已經出現了有國外城市主動要求做城市館加入的局面了。

這種情況,首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後世博時期的上海,號召力大增,為城市館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根基。其次也因為,上海這些年民營美術館和藝術空間的發展實在是很興旺。上海這座偉大而厚實的都市,真的隱藏著神奇的可能性,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我帶著紐西蘭國寶級的藝術家Vincent Ward到外灘源聯合教堂看場地,這個大師一進教堂當場就激動了,説,我的助手為什麼沒有想到在教堂給我做展覽?接著他説,我們總統要來參觀展覽,有什麼可以做酒會的地方嗎?我們微笑著把他帶到外灘源會所,這哥們當即再次崩潰了。當初開始構想城市館的場地之時,我怎麼也不能相信,在南京東路外灘寸土寸金之地,居然有整座大樓的老建築會成為上海雙年展地圖的一部分!

事情進行得順利,我開始貪心不足,得寸進尺。我對學生們説,是否應該給世界各城市的文化機構直接群發郵件,邀請他們自己來報方案做城市館。我們出場地,不再掏錢,他們得完全自費。我相信,100封郵件出去,還能進來15家願者上鉤的。我們再從中挑選好的納入“上雙”城市館。我的學生罵我“規模控”,我們都已經超額完成任務了,還要擴張,不怕把自己累死?

我當然怕累死,也焦慮人手不夠,但是我還真是規模控。我之所以是規模控,是因為我深知在城市館這一模式的運作上,規模本身具有能量,會轉化為實質內容。這個道理就好比中國的人口規模決定了市場的大小,從而形成中國企業的議價能力。文化活動一樣有馬太效應,當我們的城市館只有8家的時候,第九家就猶豫要不要來,就患得患失地掂量著來參加了能有什麼收益。如果我們有了30家,再多吸納就變得容易。人們開始覺得這是一個自己不應該缺席的盛大場合。數量越大,越會出現擠破頭要來湊熱鬧的效果。我的目標是今後在上海形成“誰都不願意缺席”的心理效果。所以,今年能夠做幾個就應該多做。這時候,數量勝過品質。

今後城市館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定例,在國際上的影響進一步擴大之後,必定會出現世界上各種尋求自我表達的城市主動要求加入,並在上海主動尋找理想展示空間、相互競秀的格局。實際上,世界上各種城市出於不同目的,均有文化推廣的需求和經費。因此,這樣一種類似于威尼斯雙年展的“不願缺席”的格局是可以預期的。一旦這種“誰都不願意缺席”的格局出現,則主辦方不用再為這些參與的城市館投資,而只是給予認證和提供服務。如果上海雙年展提供出這樣一種平臺,等於把世博會每兩年一次地永久地辦下去。

今年既然已經做到,今後的城市館應該依然盡可能分佈到上海的各種空間中,一直到各种經常參與的城市産生需求,建設永久性城市館。這對世博園區內各類世博遺留空間的重新利用或許是必要的,而世博園內大量場館空間的存在也提供了這樣一種歷史機遇。

聖保羅雙年展雖然也採用國家館模式,但是都集中在主場館內部,最後變成只是一個擴大了的主題展,終難以為繼。

散佈在上海各處的城市館所帶來的人群的交通、賓館、餐飲、旅遊等各項收益,將成為上海雙年展對上海市經濟的回報。同時,對城市空間的滲透,本身也是對上海雙年展無所不在的宣傳。

世界上那麼多城市競相舉辦雙年展,絕不是為了花錢買吆喝,也不只是為了營造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城市形象而已,事實上,成功的雙年展應該是確實為城市帶來收益的。而威尼斯雙年展的成功秘密,並不只是因為它是百年老店,也不是因為它每年的主題展辦得最出色,而是因為它的國家館散播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還因為它的開幕時間和歐洲人度假時間吻合,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上海這座神奇都市隱藏的幾乎無窮無盡的空間,也鼓勵我進一步擴張城市館。此刻唯一讓我躊躇的,只是我們的工作團隊的體力。要承擔更大的規模,需要有強大的運作團隊。

(作者係第九屆上海雙年展總策展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