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中國藝術策展人困境:力量被弱化 獨立精神是妄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4-23 11:25:07 | 文章來源: 鳳凰網文化

策展人,從“curator”一詞翻譯而來,又稱“展覽策劃人”,原是指在美術館等藝術機構裏,負責展覽策劃的專職人員,後來衍生成所有組織策劃藝術展覽的人。策展人是個受過藝術訓練的學者,能夠寫文章,還得籌集資金;平衡人際關係,還要有推廣的能力。所以既要讀書又要思考,既要寫作還要籌錢,還要會跟商人、媒體打交道,真不是件容易的差事。

在國外,“獨立策展人” “independent curator”的獨立有三重涵義:一,不隸屬於任何機構組織,二,能以前沿、獨立的問題意識策劃展覽的人,有獨特的學術眼光。三,策展人是個知識分子,所謂的“獨立性”,是能獨立於商業之外,保持態度的中立。

在中國的策展人有幾種:一,在美術館專職的展覽策劃人。二,業餘策展人。可能是美術雜誌的編輯、美院的學者或是藝術家兼作策展。三,把策劃作為職業,作為謀生手段的人。策展人的收入主要來源於策展費與稿費,但目前策展制度不完善,資金來源狹隘。精心策劃規模較大的展覽,忙了幾個月,平均也就拿個兩三萬元。很多策展人,甚至多數時間必須“無償”勞動,再加上收入不穩定,所以還得為三餐溫飽而憂。但因為要生存,有時必須妥協,這就影響了策展的水準和品質。但這形成了個悖論,“獨立策展人”雖然身份獨立,卻不表示他就比體制內的策展人更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獨立策展人”反而變成個痛苦的職業,因為沒有機構可以領取資金,所以必須一年到頭為策劃展覽找錢。在機構中的策展人,雖然身份不能獨立,附屬於體制,可能在某些議題上不能充分表達,但可能反而有比較大的發揮空間。

策展人與市場關係三階段

2005年前:純粹期

這是美術館專職策展人,與兼職策展人為主的時代。那時市場沒出現,尚無太多商業干擾,策展人反而能安心做些純學術與推進藝術的展覽,不太會去涉及能不能賣的問題。藝術家通過作品表達新的觀點,策展人以敏銳的判斷推介了這些作品,很多重要的大展因此産生深遠的影響。

此時還沒出現能孕育獨立策展人的土壤,中國的美術館本來不多,而且大多數展覽有專職策劃人,所以沒有獨立策展人的空間;況且雙年展、三年展也不是常有的事,還沒有足夠的展覽能養活獨立策展人。

2005-2009年:火熱期

但當2005年藝術市場火熱了以後,新畫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因此出現了大量的策展需求,每一個畫廊都需要學術的頭銜灌頂加持一下。所以原有的美術編輯、美術史學者、批評家們傾巢而出,全搖身一變為策展人。那幾年在北京798藝術區隨便一走,就能遇到好幾個身挂學術主持與藝術主持的獨立策展人。那幾年是策展人氾濫時代,從老到少,好像藝術圈是個人物就是個策展人。

此時,策展人們利用專業優勢,通過學術眼光的引導,把優秀的作品推向市場,供市場選擇,的確推動了藝術市場的全面繁榮。但是如此卻等於是所有的人都去關注交易和銷售領域的事情,策展人變成一個只是寫廣告詞的角色。如果把藝術品比作商品的話,那策展人就是找貨來賣的人。

但是,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因為策展人並不在藝術産業鏈裏面;産業鏈裏面的是“經紀人”,而不是“策展人”。市場火了,與這些策展人無關,策展人拿了點微薄的策展費與稿費,白花花的銀子都落進了畫廊老闆的口袋裏。而且鎂光燈聚焦在藝術家身上,少有人會想起這些幕後推手。而且,獨立策展人必須受制于出錢畫廊老闆的品位與意見,拿人錢財的手短,獨立精神此時更成為一種妄想。所以當時有些有良知的策展人處於一方面荷包充實,一方面又精神痛苦的狀態。

這時有其他兩種不同的選擇,第一,例如著名策展人栗憲庭此時很少參與策展,自外于市場,開始從事其他藝術文化事業。第二,開始有些策展人説我不幹了,去找了合作資本,轉身為畫廊老闆或經紀人,自己進行實質的商業操作。我不會以什麼職業道德和道德準則這類假清高的話語去譴責這些經營畫廊的策展人。他們要選擇以什麼角色出現在藝術圈的生態鏈中,這不過是他們自己的人生選擇。良好優質的藝術經紀人是藝術市場的重要環節,畫廊是營利機構當然得掙錢。最怕的是明明做了畫廊,還要刻意去強調學術定位的獨立清高,這就讓人無法接受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原來有學術身份的畫廊老闆,在選擇藝術家上的確較有學術眼光,這也未嘗不是一股良性的市場力量。

2009年之後:沉寂期

2008年金融風暴以後,買家收手,市場忽然一片沉寂,畫廊消失一大半。畫廊連存活都有問題了,何況是養活策展人,一下展覽全沒了。再加上金融風暴以後,拍賣市場藝術家的價格越來兩極化,當年各種大小策展人力捧的一些藝術明星竟然變成票房毒藥,價格每況愈下,有些畫廊老闆倉庫裏還沒賣出去的畫不值錢了。畫廊一方面是請不起策展人,一方面是覺得真不必請策展人了。因為經過幾年市場的歷練洗禮,已經習慣了藝術市場的操作規律,再加上閒置資本大量進來,大家都不再恥談商業,不再需要擋著一塊學術的面紗了。此時,藝術圈進入了以畫廊、經紀人和藏家為核心的時代。重要畫廊已擁有自己的學術眼光與藏家群體,策展人的力量明顯在被削弱與邊緣化,扮演主角的時代仿佛過去了。目前,學術的力量越來越弱,學術在與商業的互動關係中呈現明顯的失衡,這是藝術發展未來的隱患。

困境與解決

在這資金氾濫時代,策展人該何去何從?我覺得應該橋歸橋,路歸路,也就是市場與學術還是得劃分清楚。策展人得辦出超越市場理解的前沿性展覽,推進當代藝術的發展。例如實驗藝術具有探索性、批判性和不成熟性,可能是對現有秩序的不滿,但不斷的實驗終究能推動藝術的發展。策展人應選擇符合學術評價的藝術家,樹立學術權威,給未來市場提供準確的判斷標準。市場需要策展人找出有未來性的潛力藝術家,但不是讓策展人去為畫廊找出好賣的作品。那是拍賣公司的事。策展人一定要與市場保持一定的距離,才有獨立可言。

但是,與市場保持距離,那怎麼解決獨立策展人的溫飽問題呢?在西方,策展人的學術後盾是美術館,而經濟後盾是基金會。藝術策劃有一套完善成熟的機制,各種藝術形式都有專門的展覽基金會,只要申請得到通過即可得到相應資金支援。但目前國內並沒有學術體制與基金會資助策展,只有寄望未來中國各項基金會事業能更加彭勃,能成為藝術贊助的主要力量。

另外,在西方,企業的資金資助也對推進藝術發展大有助益,而中國大部分的贊助方都只是想通過展覽獲得廣告效應,或者賺錢,但很多藝術展覽很難做到,所以也不容易拿到企業贊助。目前只能希望大環境條件隨著國家各方面的逐漸成熟而更趨於完善,從而改善整個策展的環境。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