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貝聿銘的家鄉情懷——參觀蘇州博物館建築有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20 08:38:0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文/王曉波

粉墻黛瓦,清新雅潔;古色古香,江南情懷。在2011年8月28日上午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來到了我仰慕已久的蘇州博物館。到蘇州去看貝聿銘先生的封刀之作——蘇州博物館建築,今天終於得以實現。

這時我的眼中:蘇州博物館苑如一個楚楚動人的江南女子,端莊而秀麗的歡迎我的到來。我再次想起了“大藝術書房”系列圖書之《貝聿銘談貝聿銘》主編肖關鴻先生所説,希臘繆斯之神走向我們:“走向社會,走向公共空間,走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藝術不再是祭品,不再是象牙塔,也不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繆斯也由女神變成了平民。”

今天,我分明彷彿看到了繆斯女神化身成江南美女,走到我們一行人中間,談笑著貝聿銘先生的中國情懷,吟唱著貝聿銘先生的思鄉情歌。並用蘇州評彈為我們演奏著貝聿銘先生的最動人的思鄉情懷。

繆斯女神化身成的江南美女,正在為我們述説著貝聿銘先生:用自然園林,書寫古典;用水鄉特色,寫意民風;用具象石材,連結傳統;用抽象幾何,詮釋現代。

在蘇州博物館新館設計之初,就如同裝滿傳統文化經典的艷麗繡線,在承載現代科學文化資訊的繡布裏織出出了一幅“傳統蘇州”和“現代蘇州”相融合的“雙面繡”。在這個有著眾多著名古典建築的“文化聖地”中,建一座21世紀的新館建築,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將現代與傳統相融合?貝聿銘先生用“中而新,蘇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理念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當代建築設計領域中,貝聿銘先生是世界範圍內最為公眾熟知的建築大師,是躋身於世界建築師行列的唯一華人,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藝術之一。

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廣州,祖輩是蘇州望族,童年時曾在家族擁有的蘇州著名園林---獅子林渡過。20世紀30年代中期,貝聿銘先生遠赴美國學習建築。在幾十年的建築設計生涯中,貝聿銘先生在世界各地的建築作品達70余項,獲各類獎項50余次,1983年,他獲得了被稱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茨克獎”。 他在美國設計許多博物館、學院、商業中心、摩天大樓等,在加拿大、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伊朗、中國北京、香港、台灣等地設計過不少大型公共建築。貝聿銘先生多夢想的執著追求和對自身的不斷超越,使世界各地眾多貝式建築成為不朽的經典之作。

蘇州博物館新館就是由時年己85歲高齡的貝聿銘先生與貝氏建築事務所設計,投資3.39億元人民幣,于二00三年十一月奠基開工, 2006年10月6日中秋佳節正式對外開放。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後,新華社等眾多媒體評述為:“中而新、蘇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是這座建築的最大特點,它既在蘇州古城以獨特性、唯一性深深打上貝氏的烙印,又與周邊傳統民居渾然一體,成為中國建築發展創新的一個里程碑。

蘇州博物館新館造型獨特、設施先進、功能齊全,已成為展示蘇州悠久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化建設成就的嶄新標誌性建築。成為一座既有蘇州傳統建築特色又有現代建築藝術風格的現代化博物館。它不僅是當今蘇州的一個標誌性公共建築,也是中國建築文化從傳統走向未來的一座橋梁,更為蘇州博物館的傳承與創新翻開了嶄新的一頁。蘇州博物館新館位於蘇州東北街和齊門路相匯處,佔地面積約10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000余平方米,2006年10月竣工開館。新館包括修葺一新的太平天國忠王府,總建築面積26500平方米,和毗鄰的拙政園、獅子林等園林名勝形成一條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長廊。

根據蘇州博物館的指引與導賞:蘇州博物館新館建築群坐北朝南,分為三大區域:中部為入口、前庭、中央大廳和主庭院;西部為博物館主展區;東部為輔展區和行政辦公區。這種以中軸線對稱的東、中、西三路佈局與忠王府格局相映襯,十分和諧。為充分尊重所在街區的歷史風貌,新館採用地下一層、地面一層為主,主體建築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內,中央大廳和西部展廳設計了局部二層,高度16米,未超出周邊古建築的最高點。

我們看到新館色調以傳統的粉墻黛瓦為基本元素,在錯落有致的建築佈局中,用色澤更為均勻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墻體邊飾,與白墻相配,清新雅潔,給江南建築符號增加了新的詮釋內涵。

在建築構造上,獨特的屋面形態,充滿了智慧、情趣與匠心的屋頂之立體幾何形框體和金字塔形玻璃天窗的設計,突破了中國傳統建築“大屋頂”在採光方面的束縛。以及木紋金屬遮光條的廣泛應用,使博物館充滿溫暖柔和的陽光。“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氏的名言。我們在新館的大門、天窗廊道、涼廳以及各個不同的展廳的玻璃內頂上都可以看到這一特點。

創新的園藝設計從古典園林的精髓中提煉而出,池塘、假山、小橋、亭臺、竹林等組成的創意山水園與傳統林有機結合。山水園隔北墻直接銜接拙政園之補園,水景始於北墻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園西引水而出;北墻之下為獨創的石片假山。這種“以壁為紙,以石為繪”,別具一格的山水景觀,呈現出清析的輪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來仿佛與旁邊的拙政園相連,新舊園景筆斷意連,巧妙地融為了一體。

當我步入博物館內庭院茶園紫藤園時,吸引我特別留意了園裏西南方與東北方各種植一棵紫藤。貝聿銘先生將內庭院將內外空間串聯,主庭院和若干小內庭院互相連接而又佈局精巧,庭院內外的園藝,互相依託,自然融于建築。聽導賞介紹:紫藤園裏的兩棵紫藤,還嫁接著從文徵明當年手植的紫藤上修剪下來的枝蔓,以示延續蘇州文化的血脈。新館園林造景設計是在傳統風景園林的精髓中提煉而出的,成為一代名園拙政園在當今的創造性延續。

我所見到的蘇州博物館,還印證了世界建築設計界對貝老先生的讚評:“多變的設計和他不變的中國心,濃濃的家鄉情”。那就是---周莊雙橋, 運河遠帆;吳依軟語,蘇州評彈;碧螺春茶,蘇繡承傳;貝氏寄情,錦秀江南。

( 王曉波 2011年8月28日夜至10日14日完稿 )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