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洋
在中國的各大藝術重鎮,雖然論壇講座的安排未必如展覽開幕雪花紛紛般繁多,但其密度恐怕也位於世界各國中的前幾名了。之所以有此現狀一方面是因為大眾對藝術知識的興趣提高,另一方面也是中國作為當代藝術創作及市場的新一極點,對學術發展方向進行梳理與反省的自身需要。從我們平時收到的論壇資訊中,以功能性來看大概分為三類。一類是大型藝術博覽會中的論壇:作為承載博覽會上公共教育功能的單元,組織者大多會安排藝術市場發展相關的議題,如藝術收藏投資經驗分享或市場趨勢走向等;一類是按特定週期組織的大型學術研討會,如剛剛在墻美術館舉辦的中際論壇或批評家年會等;再有是一些展覽開幕隨之組織的參展藝術家與策展人之間關於展覽理念的延續對話。
藝術博覽會由於受眾廣泛所安排的論壇討論層面由淺至深不等。比如春季舉辦的藝術北京博覽會其論壇常年合作夥伴包括中央美院這樣師資豐厚的教育機構,今年主要議題既包括”藝術市場泡沫破滅還是走向復蘇?”這樣行內經營人員討論的議題,也有北大兩位名教授張頤武和朱青生領先對話的“什麼是當代藝術”——以當代藝術發展史以及其在亞洲市場前景為討論線索,去實現藝術知識普及的初衷。而筆者剛剛參加過的香港藝博會,則安排探討了爭議性的議題:“偉大藝術家是否需要高超的創作技巧?”——自一個商場買來的小便池可以成為名震藝術史的不朽作品後,藝術創作中的技術性高低便成為許多藝術愛好者感興趣並困惑的話題。席間展開激烈辯論的是特納獎獲獎者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此君一向以激進言論著稱,去年在尤倫斯的論壇中相信不少中國粉絲已經領教過,對話世界最好的畫廊之一 —— 白立方畫廊的展覽總監Tim Marlow。兩位雖同為藝術大家但顯然持有相對觀點,談笑間掀起的數次高潮既讓觀眾感受到藝術自身發散的激情也有對思想銳度的感嘆。
北京舉辦的大型學術研討會可能對本地藝術産業意義重大。墻美術館舉辦的中際論壇通過文化學者及機構間的交流與合作,探討中西方文化藝術差異性發展的交流互動模式。自去年探討“中國當代藝術與西方當代藝術的關聯”這一線索,今年延展到“中西方藝術批評之間比較”這一話題。近十年來全球範圍內藝術批評力量作為藝術産業不可或缺的價值評判力量,在市場化衝擊下影響力不斷衰退的情形下,中西方去做這樣一場有效對話並對自身批評方法論的質疑和修正為這一局面改善的可能提供了理論支援。
最後一類論壇講座是那些對展覽有著強烈興趣,但無論是作品還是展覽文章均不解其意的觀眾的救命稻草。而且你也有機會通過藝術家的反應和言論,發現某些作品的文化意味實際是你之前一廂情願的高估了——在即席交流中他們沒有時間去尋找遮羞布。
這些論壇的時間長度少則幾小時,多則一至三天分為幾個系列討論。從討論深度來看,有些平易近人地幫助你獲得藝術資訊和知識,另一些大師級別的對話則帶你近身觀察一場思想之戰,激發你貼近精髓思維的樂趣。難得的是大部分講座論壇至今並沒有設立入場費用,所以對於熱愛藝術的人們來説,這不失為一通介入的便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