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陳文令:夢想比現實更重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11 19:01:42 | 文章來源: 北京商報

文\叢曉燕

記者:您近期的新作大型雕塑裝置《懸案》,據説創作靈感源自您的一次親身經歷。在視覺與心靈的震撼上,與以往的作品相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文令:這件作品源自我個人的一次驚心動魄的生活體驗,那是十幾年前的一場被搶劫事件,令我開始思考生與死的雙重命題。

記者:您由學院期間的工藝美術專業到後來專注雕塑創作,是什麼促使您有這樣的轉變?

陳文令:還是性格使然,工藝美術需要嚴謹認真的描摹,太少隨性揮灑的創造性,並不適合我。學習工藝美術期間,認識了對我進入雕塑領域有著啟蒙意義的一位雕塑老師,在他的藝術理念中,技巧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藝術本身的創造力。

記者:您最初以帶有童年記憶的“紅孩子”系列雕塑作品被廣泛稱道,近年來,又創作出很多關注時局與社會現象的優秀作品,如《2008年金融海嘯紀念碑》、《如何逃離》、《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等,這其中蘊涵著怎樣的一個內在藝術創作歷程?

陳文令:相對大多藝術家來説,我的成長歷程是曲折的,甚至可以説是跌宕起伏。我從當年福建安溪的小山村走到今天文化繁榮的大都市北京,從地域與文化上講,這是一個從邊陲到中心、從邊緣到主流的成長過程。

處於邊緣藝術創作時期,往往更多地依靠生命的內部體驗,早期的“小紅人”是在相對封閉狀態的環境下誕生的,那時我身處當代藝術氛圍薄弱的廈門,這個系列作品體現著屬於我個人的生存經驗與原始的藝術衝動。

記者:您當年從如此邊緣的藝術生存環境與創作狀態走出來,現在回頭看,有何感想?

陳文令:在當時的藝術界看來,我的作品就像一匹黑馬,帶著些狂野之氣,那時我新做的一套“小紅人”沒有地方展覽,便即興地將它們放在工作室門前的海灘上,作品與背景環境恰恰産生了某種內在的暗合。這似乎是以一種非常規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出道,儘管這種方式並不符合當時北京、上海等地藝術家的成名規則。其實在此之前由於經費與人脈的關係,沒能促成個展,卻令我思考了很多,我在想是否有新的可能性,用屬於個人的方式探索自己的藝術道路,在對待藝術上,我是個徹底的“革命者”,但最終事實也證明,人內心越強,對待命運的反彈力就越強。

記者:看得出您內心對自己藝術價值的堅持與自信。

陳文令:藝術是要有顛覆性的,與其他事物一樣,任何偉大的藝術都會成為過去,被新生的藝術所取代。

記者:您的這種自信是與生俱來的嗎?

陳文令:開始也會拿自己的價值觀與常規的藝術評判標準進行衡量,但卻總是感覺不對,可以説這種“自信方法論”也是被逼出來的。我骨子裏有股叛逆、不服輸的力量,不相信惟一性規則,世界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

記者:據了解,您當時的“紅孩子”系列也是飽受爭議的。

陳文令:是的,由於將雕塑擺放在海邊,受眾範圍很廣,能夠聽到各種層次、不同群體的回音,給我積澱了深厚的藝術創作養分,也使我感到藝術要為更多人服務的重要。

作為藝術家,自娛自樂、孤芳自賞是自私的表現,不能將自己束之高閣,無論對家庭還是社會,都應該具有社會責任感與道義擔當。

記者:您的很多作品都有對社會現實的關注,比如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個人化注解。

陳文令:藝術家應該具有對當下的憂患意識,注重自身價值觀的輸出,包括新的藝術體式、生活方式、道德理念,以及是否對藝術創造具有建設性,能否提供新的藝術可能。

記者:作為成功的雕塑藝術家,您如何看待當下的雕塑界?

陳文令:在我看來,真正優秀的雕塑藝術家並不多,藝術門類的界限現在越來越模糊,雕塑也如此,學院派基本是在教義的基礎上進行些許研究,大多從事雕塑領域的體制內藝術家創作的公共性大於創造性,職業藝術家的局限性相對要小一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