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文物局:民辦博物館是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要力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5 17:10:02 | 文章來源: 《中國民族報》

主持人語:

盛世興收藏。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在我國,一個前所未有的“收藏熱”已經興起。民辦博物館的迅速發展,就是一個證明。

民辦博物館和國有博物館雖然有諸多區別,但是作為博物館,它們的功能是相同的。民辦博物館對民族民間文化遺産的收藏,是國家收藏的重要補充,更是民間資本參與民族文化遺産保護的一種新的形式和方向。“民間收藏”與“國家收藏”同等重要,發動億萬民眾共同保護民族文化遺産從而形成國家、社會、個人3個層次的文化遺産保護體系,等等這些觀點,正在成為新的民族文化遺産保護理念。

為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遺産保護的積極性,今年,國家文物局等7部委專門發出《關於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民辦博物館如何抓住這一有利契機,在民族文化遺産保護中更好地發揮其重要的作用,這是一篇大文章,也是本期論壇討論的話題。

民間博物館——要走中國式健康發展之路

張柏(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博物館協會會長):

民辦博物館來自於民間、成長於民間、服務於民間,是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大背景下公民文化需求增長的必然結果,是具有文化普及鮮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是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共同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和諧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辦博物館相對於國有博物館而言,只是辦館藏品、經費來源和舉辦主體有所不同,兩者在辦館方向、藏品保護、社會教育和服務目標等方面是一致的,在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遺産保護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這一目標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為了積極鼓勵、大力支援民辦博物館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今年1月29日,國家文物局等7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這是支援、鼓勵、引導民辦博物館科學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新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七大發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號召以來,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民辦博物館發展迅速,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

比如,今年4月在西安開館的大唐西市博物館是我國首家民辦遺址類博物館。管理者根據民辦博物館的性質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公益性和文化産業性並舉的建館理念,據此形成全新的指導思想及經營規劃並逐漸實施,使大唐西市博物館從籌建起始就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在遺址發掘、博物館建設、遺址保護、博物館管理、展覽規劃的各個階段,都緊密依靠省、市文物部門的支援和指導,全程聘請專家、學者來主持和把關,科學借鑒國有博物館的經驗和規範。大唐西市博物館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館長負責制,建立健全民辦博物館法人治理結構,落實民辦博物館的法人財産權,探索出了一條民辦博物館科學可行的管理道路,可以成為國內其他地區民辦博物館體制創新的一個成功示範。

進入新世紀以來,文化體制改革逐步深化,民辦博物館作為改革開放後我國博物館事業的新生事物,適逢盛世,發展勢頭令人欣喜。眾多的民間資本涌入博物館行業,使我國博物館的數量大幅增加,在很多門類上填補了我國博物館的空白。但是由於民辦博物館在我國還是一個新事物,尚處於探索階段,還存在著準入制度不完善、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運作不規範、社會作用不明顯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民辦博物館的健康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資金、運營、生存、發展這些問題的求解過程中,民辦博物館亟待尋求自己的中國式生存法則。行業主管部門、民辦博物館的經營者和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應該坐在一起,探討民辦博物館的健康發展之路,研究出一條中國式民辦博物館的運營模式。

民間博物館——做好傳播平臺

曾麗(貴州民族民俗博物館館長):

在文化保護方面,很多時候政府只能顧及到“面”,其下還有很多“點”,它們也是需要關注、需要保護的。這種時候,民間力量就顯得非常重要,尤其是涉及到少數民族文化保護這方面。而民間博物館是國有公立博物館的一個重要補充,它可以先於國家發現很多民間珍貴的文化遺産,將很多國家還沒有來得及關注、保護的文化遺産保護起來。

比如我現在在做的苗繡保護。由於宣傳太少,苗繡的知名度不高。但不論從種類上還是精美程度上,苗繡都不亞於四大名繡。苗繡的工藝種類超過20種,挑繡、縐繡、疊繡等都是其他刺繡中沒有的技藝。苗繡的內容有特別規定,它不寫實,和現實物態毫無關係,而是更側重展現天、地、祖宗、人類、生靈、圖騰等。它是苗族文化傳承的載體,兼有文字和圖像的功能。苗家人文化歷史的傳承,主要依靠口口相傳的口頭文學以及他們的衣裝和刺繡。

然而現實無情,苗繡融入商品大潮後,正在喪失它的土壤——山門打開了,苗家的姑娘開始覺得牛仔褲和T恤不僅好看而且方便,花上幾年的時間繡件衣服,遠沒有出去打工更掙錢;工業化生産下的苗繡,到處都留著縫紉機的線頭。

相比于官方,民間對苗繡的保護啟動得更早。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的父親曾憲陽利用工作間隙,開始了自己的收藏,他被譽為“中國收藏苗裝第一人”,是眾多民間苗繡保護者中的代表。父親去世以後,我就擔負起了傳承和發揚苗繡文化的重任。

由我創辦的貴州民族民俗博物館是一個主題博物館,主要展示貴州少數民族中以苗族為代表的服飾文化遺産。館內目前有5000多件藏品,常年展出的大約有500件。由於我的父親一直在做苗族文化保護的工作,所以有些苗族人甚至會主動將自家的“寶貝”送到博物館,目的就是保住苗族祖先留下的遺産。

然而目前民間辦博物館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來源。運營一個博物館的成本遠遠超出個人的承受能力,僅憑個人的力量很難維持下去。目前在國外,很多私立博物館都通過將個人資産轉變為社會資産,成立董事會或者借助基金會作為託管機構,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模式。

國家提出文化産業化,這不失為民辦博物館發展的一條路子。由馬未都先生創辦的中國第一座民營博物館——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開創了中國博物館基金運營模式,這是民辦博物館體制創新的一個成功示範。但是目前國內的私立博物館領域沒有一個正式的組織,大家都是散兵遊勇,想要引起基金會的重視也是困難重重。渠道是一大難題,很多民辦博物館苦於沒有渠道展示,得不到關注。

因此,我認為民辦博物館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做好基礎的保護工作之上,搭好一個傳播平臺,提升民辦博物館的影響力,讓社會各界都能夠通過民辦博物館認識到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要性,這才是民辦博物館的出路。

(實習生 周若涵採訪整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