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歐文·沃姆:雕塑可作為一種工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1 16:44:59 | 文章來源: 東方視覺

歐文· 沃姆(圖片張喜濤)

上世紀80年代以“一分鐘雕塑”聞名的奧地利藝術家歐文· 沃姆在尤倫斯做了中國的首次個展——《薄霧》。藝術家為我們描述了這次展覽呈現的作品:觀眾第一眼看到的是 “窄房子”,這是一座實物大小的房子,但是被壓縮到了極限,只有一米寬。“窄房子”一側的空間裏放著另外三種作品,一種是“穿”著盒子和衣服的雕塑,一種是攝影,另一種是“一分鐘雕塑”攝影,讓大眾明白“一分鐘雕塑”可以怎麼“玩”。“窄房子”是我的最新創作,關於空間的雕塑作品,它和北京的環境並沒有直接的連接,而和一種大環境有關係。我和策展人傑羅姆·桑斯為這個展覽討論的時候,根據尤倫斯展廳空間的大小,相應地調整了作品的尺寸。

“窄房子”的靈感來源於我兒時的生活經歷:父母的房子和小時候長大的地方。“窄房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當時奧地利中産階級家庭的生活狀況,有一個自己的小家,為了一個目標努力著。這種生活狀態在任何國家、任何文化裏都是具有共性的,因此是一個很有趣的體現思想局限性的方式。你可以走入房子裏,看見那些傢具和陳設與正常的房子毫無二致,但是它保護了對我來説很重要的感情。

當我決定想要成為一名藝術家的時候,我的父親對我很失望,因為他不認為這是一個好職業。而當我走入藝術的世界之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自由和奔放,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我成長環境中的這種狹小空間。

展覽結束後,“窄房子”會被運到維也納和安特衛普接著做展覽,也有一些美術館表示有興趣展出,它不會留在尤倫斯。

回答這次在尤倫斯展出的“一分鐘雕塑”作品和之前有什麼不同、以及這幾十年間它有怎樣的延續的問題上,歐文· 沃姆重新做了梳理:

我剛開始做“一分鐘雕塑”的時候,已經開始使用這種全白的環境,並且對很多其他技術和媒介感興趣,我當時還做錄影、攝影、表演、繪畫、傳統雕塑甚至書籍,可以説持續嘗試過很多媒介和領域。但是在某一個時間段內,大眾最關注的還是我的“一分鐘雕塑”,對其他形式的作品認知較低。要説變化的話,就是從以前嘗試很多相互關聯的領域,到現在更專注地做這樣的雕塑。談到在“一分鐘雕塑”裏有看似 “幽默”,但背後卻很嚴肅這點上,歐文· 沃姆解釋説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判斷人們覺得幽默和好笑的狀態或條件。更深層的是我對人性中必然存在但往往不願被承認、並試圖隱藏的弱點的關注,比如軟弱、尷尬、妒忌等情緒。把這些情緒暴露到人前、輿論中,是我很喜歡做的事情,因為我認為有必要正視這些弱點,尤其在大多數人想要逃避的時候。我的作品就是對這些情緒的轉化和曝光。

那藝術家是如何理解雕塑這個概念呢:我嘗試在用“雕塑”作為一種工具,為我們的時代和生活工作。所以它和我們平時遭遇到的種種問題相關。對我來説,雕塑加上時代加上日常生活加上生活中一些好玩的事情等等元素,會出現一種非常神奇的組合,或者促成一種全新的視角看世界。這是非常有趣並有挑戰的。

歐文· 沃姆也對對中國當代藝術非常關注:在近十幾年間,中國當代藝術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在世界範圍內有目共睹。並且知道艾未未等很多中國藝術家有。有一個讓藝術家覺得很有意思的現象是,中國藝術家總能從傳統和歷史中汲取養分,並和當代做結合。這可能是很多當代觀眾接觸到傳統藝術的重要途徑之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