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汪濤:中國文物在西方拍賣市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18 10:37:52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安放于大英博物館北門的隋代漢白玉佛像

中國買家大批進入西方文物市場,是不是無形中將中國文物的價格抬高了?

汪濤:中國文物的價格之所以節節攀升,與中國買家進入西方文物拍賣市場是有直接關係的。西方人收藏中國文物和中國人收藏中國文物,有不同的趣味和習慣。在中國,歷來以金石書畫收藏作為主導,而在西方,書畫的價格就不會太高。歐洲人比較喜歡瓷器,在十八、十九世紀,買一個中國的花瓶價格也不得了,折合成現在的價格要幾百萬英鎊。整體上來説,中國文物的價格是升高了,但是考慮到通貨膨脹,不見得高了很多。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國古代青銅器是最貴的,那時一個商代的青銅器要賣兩千英鎊,而當時兩千英鎊可以在英國買一套豪宅。現在一套豪宅也要賣幾百萬英鎊,而青銅器拿去拍賣,一般也就是幾十萬英鎊。從投資效果來看,貶值很多了。當然也有例外,去年有一個乾隆的青玉牛在英國一個小鄉村拍賣行出現。藏家是上世紀四十年代買進的,那時大約值一百五十英鎊。但這次賣出三百五十萬英鎊,價格就漲得很厲害。

文物實際上沒有統一的定價,主要跟時尚有關。現在追捧什麼,價格就上去,如果沒人追捧,價格自然就會下來。今年3月,香港蘇富比有一件乾隆的玉印拍了七千多萬港幣,兩年前同一件東西在同一個拍賣行拍出時是三千多萬港幣。短短兩年間翻了一倍,可以説升值非同尋常。皇家的玉璽現在是收藏的熱點,它的價格是天價。但是如果哪一天不再追捧玉璽了,可能幾百萬也賣不到。

現在中國文物之所以價格這麼高,主要是“中國口味”(中國人喜歡的東西)的影響。但西方的拍賣行都清楚,現在市場上最貴的文物還是西方人在買,並不是中國人。中國人買的還是中低檔的東西,雖然有時也花了幾百萬英鎊,但是拍出幾千萬的古董基本上還是在外國人手裏。中國現在大量的買家還是從市場投資來考慮的,更多的是為了升值套現。在西方,當然也有投資文物的。但是有些世代都有錢的巨富,他們如果收藏文物,一千萬或者一億英鎊,算是很大的一筆錢了。在中國,即使是有錢的暴發戶,如果覺得這件文物將來不能賺錢,就不會去買。但是西方最頂級的收藏家,資産有幾百個億的,拿出一個億來買一件他認為在他的收藏裏所缺少的文物,就會買。這類頂級買家在外國還有一批。

像蔡銘超這樣拍得獸首又拒絕付款的中國買家,西方人是怎麼看的?

汪濤:巴黎佳士得拍賣的兩件獸首,原來是圓明園噴水池的裝飾部件,肯定是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時弄出去的,但具體怎麼流到收藏家手裏不太清楚。原來收藏的主人是法國很有名的設計家,他是個同性戀,逝世了之後他的男友想把獸首賣掉,把拍賣所得捐給艾滋病治療機構。蔡銘超拍下來之後拒絕付款,是很難做出一個統一評價的問題。買了東西不付款,什麼地方都有,歐美有些買家也是拍好了之後不付款,或拖延付款。如果從商業角度評論,無非是説他不講信用,商業品行不好,這個在國內外都有。蔡銘超本來就是善於炒作的,自己也開拍賣行,他之前在香港買了一個佛像,花了一個多億人民幣。他買獸首多少有點嘩眾取寵的感覺。不過,西方人當時大多還是看作一個商業問題,也就是説國外的反應沒有國內那麼強烈。而在國內上綱上線,作為一種愛國主義行為。

至於獸首本身的文物價值不好説,這兩個獸首肯定是外國人設計的,因為當時建造圓明園,進口了很多配件,就像現在到國外買點東西裝飾自己的家一樣。據説獸首造好了之後還沒法用,因為當時沒有噴水系統的配合。它的價值主要在於歷史性含義,是民族恥辱的象徵。至於它的文物價值,如果在二十年前,也就值一兩萬英鎊,是個比較精美的藝術品。現在動輒達到幾千萬歐元,肯定不是一個正常的文物價值的體現。

有一種説法,中國的買家拯救了西方文物拍賣行,實際情況是這樣嗎?

汪濤:是有這種感覺。大量的中國買家進入國際市場,確實把拍賣行的生意搞得很興隆。中國買家在西方文物市場的比例現在估計佔到50%左右,很高了。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性,一個十年前也許值一萬的文物,現在大家都來爭,可能就會把價錢抬到十倍的高度。操作手段上,國外的拍賣行一般不敢找人來抬價,但國內很多拍賣行都找人做“托”。西方對於違反商業行為的制裁很嚴厲,十多年前,佳士得、蘇富比兩個拍賣行的老總因為違反了《商業競爭法》,被抓去坐牢了。所以他們一般不敢這麼做。在倫敦,現在有不少中國人在做古董生意,他們就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比如把贗品倒賣出去,或者買來再高價賣給國內的收藏家。

中國的博物館和私人藏家在國外文物市場上會買到贗品嗎?

汪濤:博物館買到贗品的可能性很小,因為他們很慎重,會請很多專家來論證。當然,中國古代藝術品的鑒定很難,有些文物買回來後爭論得很厲害。最近幾年,有很多中國的高倣品流出去,又被中國的私人買家買回來,這種情況是有的。國外的拍賣行雖然有經驗,但是還是有不少高倣品能夠矇混過關的,不過比重不會太高。因為現在花大價錢買文物的話,都要看它的來源。比如一百萬以上的東西,都要看最早著錄是在哪一年。如果從來沒有著錄過,肯定會非常小心了。我個人覺得一些藏家買到贗品可能是自己的鑒定水準不夠,上了文物販子的當。

與中國買家相比,西方的買家有什麼特點?

汪濤:西方人對中國文物的理解還是很深的。瓷器、青銅器、玉器的拍賣,創紀錄的都是西方人。現在外國的大收藏家,有些是億萬富翁,他們買中國文物是不看價錢的,這樣就沒人能跟他們爭了。美國有一家博物館,收藏了很多中國文物,前幾年董事會決定將中國古代文物賣掉,改收藏現當代藝術。因為這些中國文物都是有來源著錄的,所以價錢拍得非常高。其中有一個商代的青銅斝被英國的一個私人慈善家拍得。當時大家對這尊斝的估價是一百萬美元左右,國內的博物館和一些藏家也去了,據説準備了兩百萬美元的額度。沒想到這個慈善家跟經紀人説,這個青銅斝我要了。經紀人問他準備出多少錢,他説不要封頂,買下來就行。最後八百多萬美元買下來,創了個紀錄。他買下來之後也不打算去賣,就是放在自己出錢辦的博物館裏,提高這家博物館的品位。

西方很多大的收藏家考慮的不是經濟投資的問題了,像薩克勒(Authur M. Sackler)這樣的收藏家,是古董商最不喜歡的。他不聽推介,總是説櫃子裏的中國文物要麼全要,要麼什麼都不要,不管裏面的好壞。他在世界著名大學裏建造博物館,包括北京大學。

西方收藏中國文物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而且中間沒有斷過。並不像我們通常想像的那麼簡單、淺薄,還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判斷系統。元青花就是英國人最先研究出來的。我們前面説的明清過渡期瓷器藝術價值很高,而這個時期最好的瓷器是在英國的收藏家邁克爾巴特勒手中,他的收藏在上海博物館做過展覽。

中國文物是世界性的藝術,大家都在研究。不能説中國市場的文物價格高了,中國人在拍賣市場上就控制了話語權。這是一個國際市場,不少頂級的文物還是在外國人手裏。

談到文物拍賣市場,大家都會關注中國流失文物追索的問題,實際的情況怎麼樣?

汪濤:追索有不同的途徑,中國政府的態度很明確,盜掘、走私的文物,只要證據確鑿,是可以追索的。也有一些國外博物館,發現徵集到的文物是走私的,會主動與中國政府聯繫,退回文物。但政府行為的追索實際操作不容易,因為很難取證。還有從國際法來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産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是1970年通過的。之前流出去的文物,就很難追索了。現在國外的大博物館非常小心,如果要買一件中國文物,必須證明這件文物是1970年以前就已流出中國的。雖然中國政府的政策是對所有非法的、即使是一兩百年以前流出的文物也保留追索的權利,但是這個國際官司很難打。1970年之後流出的文物相對好辦,因為有了國際公約。另一種途徑是私人收藏家買回來後捐給國家。我覺得藏富於民的思想還是有意義的。收藏家將收藏品捐獻給國家,或是辦民間博物館,有近百年的風氣。應該培養中國民間收藏家的正確的收藏意識,真正好的東西,應該被大眾所享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形成一種共識,既保護個人利益,又能為大眾所享有。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