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顧振清:塑造“中國價值”的6位老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14 22:46:22 | 文章來源: 顧振清

    題記:以著名策展人顧振清為主編的《視覺生産》,2008年初推出了一個新專題“6位中國當代藝術早期老外推手”。這6位推手分別是戴漢志、莫妮卡·德瑪黛、凱倫·史密斯、羅伯特·伯納爾、烏利·希克、勞倫斯·何普林。顧振清認為,從這6位早期推手的經歷來看,中國當代藝術之所以會有強大的市場效應,恰恰反映其有獨特的價值,而6位早期推手值得重點關注的可貴之處,正在於他們以非凡的眼光參與了這種“中國價值”的塑造過程。

 

烏利·希克(UIi Sigg) 在仔細觀看魯美畢業的年輕藝術家閆珩作品

上海證券報:為什麼我們現在要聚焦這6位老外推手?

顧振清:2005年以後,中國當代藝術成為“中國熱”的一個特點,這一方面是市場的鼓舞,另一方面是中國當代藝術已經形成了一個很紮實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的內涵,是其他地區當代藝術裏比較少見的。由於中國這30年非常特殊的政治經濟的背景,當代藝術在中國的體制之下,既是一種文化建設,又是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在這樣一個非常複雜狀態下發展,出現了有中國特色的當代藝術。現在,中國當代藝術有市場了,已經從地下走到公開了,從邊緣走向主流了。但我們不能滿足這樣,我們仍然在重新建構,有許多問題還有待解決,比如中國的當代藝術如何進入中國的當代史和文化史?中國當代藝術如何與體制共生,或者互相參與?

上海證券報:為什麼“老外”推手選這6位?

顧振清:中國當代藝術有一個比較長的發展過程,尤其1985年以後,有很多外國友人的努力參與。他們架橋鋪路,讓外界了解中國當代藝術。我選出的這6位比較典型,作為一個小結吧。主要是想説明,在我們中國當代藝術這樣的社區之內不能當成封閉的領域看。這些人介入中國當代藝術比較早,如莫妮卡,黃山會議的時候就來了。他們對中國當代藝術概念的塑造起了很大作用,比如希克的收藏及其展覽“麻將”,比如勞倫斯的畫廊是真正的畫廊,發現藝術家,推動藝術家,把藝術家推到國際藝術平臺。這些外國人有的在本國不一定很有名,如莫妮卡等,但是在中國非常有名。戴漢志是很多藝術家心中的豐碑,就是藝術家中的白求恩。大家對他非常敬佩。他在他最後的幾年裏是一種無私的奉獻。他們的工作有很強的預見性,説明他們有眼光。他們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內涵是非常認可的,相當支援的,不會説上來隨便亂扣帽子,他們就是住在中國,從中國本土的語境出發,來討論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他們有很多是用真情實感來思考和評論中國當代藝術。這些外國推手往往有全面的技能。如戴漢志就是策展人;莫妮卡後來也策劃了很多展覽;凱倫本來就是策展人;何浦林是香格納畫廊的老闆,策展人也是他的一種能力;而這幾個人,跟國際上的策展人聯繫比較密切,所以也成為外國策展人首先願意交流的對象。

上海證券報:在中國當代藝術走向市場這個過程中,影響較大的是哪幾個?

顧振清:在中國當代藝術走向市場的過程,其中有3個人的作用較突出:凱倫、希克和勞倫斯。史密斯曾為四合苑畫廊工作,然後又變成獨立策展人、藝術經紀人,就是説,她從事的角色比較豐富一點。希克呢,他從收藏家這個角度,使得很多年輕藝術家得到最初的鼓勵。但是有個特點,這6個人都有足夠的學術頭腦。凱倫文章寫得很漂亮,勞倫斯眼光很好,希克作為收藏家也是眼光很獨到的。

上海證券報:有“老外”推手,一定也有中國推手?

顧振清:我們自己的推手更重要。這些老外推手只是讓中國藝術家更加國際化,産生更大影響力,起到了一個鋪路的作用。但是如果沒有當代藝術自己的推手的話,沒有老栗這些人的話,那些“老外”推手就會像一塊糖扔在熱水裏,馬上就稀釋掉。栗憲庭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教父級的推手,他出現得最早,與“85”、“89”、“後89”,甚至後面的艷俗都有關,一直在中國當代藝術的最前沿。他的立場與態度從來沒有改變過。他最早抓住90年代的轉型,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相對這些老外,老栗更是一種肩背式的承擔,二者的出發點不一樣。

上海證券報:對目前當代藝術市場出現的動蕩你怎麼看?

顧振清:以前我們也談過,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也好,國際當代藝術市場也好,是不是會發生一個冰河期呢?或者説這個拐點在哪呢?回頭看,中國當代藝術2005年開始井噴,到現在還不到3年,如果把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成熟或者在國際平臺上的成熟,看作是30年的長期的區段來看,我們剛剛邁出第一步。可以説,中國當代藝術從1989年開始有被國際關注。然後到現在,我覺得肯定是個上升期,其中會有波浪,但不能看作為拐點。有的人會降下去,有的人會漲上來,這很正常。總體來説,中國當代藝術全面調回去不可能。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影響力已經被廣泛享有、廣泛了解;可能以後要走一個比較平穩的路,而不再是像這兩年坐直升飛機一樣。我覺得這很正常。當代藝術不是一個投機的對象,而是一個穩步發展的對象。

漢斯(Hans van Dijk)

中文名戴漢志,1946年出生,荷蘭藝術家。他于1985年放棄荷蘭的生活與工作,隻身來到中國。在南京大學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他對中國現代藝術有了頗深的了解,結識一些藝術家。1993年,他在北京成立了“新阿姆斯特丹藝術諮詢",開始系統深入研究中國當代藝術,並幫助藝術家們實現自己的創作理想。是年,他策劃了反響極大的德國柏林"中國前衛藝術展”。之後,他在海內外策劃中國當代藝術的展覽計60余次,強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同時,他整理了許多當代藝術家的資料、圖片,建立了一個豐富細緻的中國當代藝術檔案庫。2002年4月29日病逝北京。由於漢斯無私奉獻精神,他已然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工作者們的楷模。

何浦林(Iorenz Helbing)

1958年出生於瑞士。20世紀80年代,先後在蘇黎世大學和復旦大學學習歷史和專修中國史和藝術史。20世紀90年代早期,在香港的一家畫廊工作。1995年來到上海。1996年建立香格納畫廊。香格納畫廊是上海第一家獨立的當代藝術畫廊,2000年,香格納畫廊作為第一個來自中國的畫廊進駐國際重要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2006年,何浦林被國際級藝術雜誌《Art Review》評為當今世界藝術領域最有影響的100位人物之一。作為中國當代藝術早期推手,他將真正意義上的畫廊制度帶到中國,並策劃了60多次展覽,為中國當代藝術家進入國際視野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凱倫·史密斯(Karen Smith)

英國人,1992年底來到中國北京。她是因為對中國及中國文化有著強烈興趣而轉輾來到中國。她在到中國大陸之前,在香港就職期間已經接觸了許多中國當代藝術,因此她來到北京後,就明確希望能夠對中國的當代藝術和人文環境進行深入研究。她為中國當代藝術家們如艾未未、徐若濤、劉小東等在國際上策劃了一系列展覽,不遺餘力地通過自己的策展向西方推介中國當代藝術。同時她撰寫了許多相關著作和論文,如2008年春季東八時區出版的《中國當代文化的九個英雄》等。這些都成為西方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必讀品。她至今仍然定居在北京,一直關注著中國當地藝術的發展。

烏利·希克(UIi Sigg)

出生於1946,瑞士人,獲得蘇黎世法律學院的博士學位。他的經濟實力雄厚,並且熱愛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品。與其他收藏者不一樣的是,他將中國當代藝術收藏作為一種個人事業用心經營。在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品還未成風氣且利潤極薄的時候,他敢開先河,眼光獨到地收藏了大量中國當代藝術品,包括繪畫、攝影、錄影、裝置、行為藝術等,建立了一個“收藏”檔案。這其中也體現了他對中國當代藝術的信心和熱情。他設立了中國當代藝術獎 (CCAA),影響巨大。

羅伯特·伯納爾(Robert Bernell)

美國人。1986年到南京大學進修,結識了徐累、張少俠、李小山等人,對中國當代藝術興趣盎然。回到斯坦福大學後,他對林風眠、徐累、丁方和吳冠中等人進行藝術批評和介紹。他創辦的中國藝術網站(chinese-art.com)曾是最專業的關於中國藝術的英文網站,是世界第五大藝術網站。他現任東八時區(Timezone 8)副總裁,出版了許多優秀的中國當代藝術圖錄。羅伯特通過其網站、出版物和收藏介入中國當代藝術。

莫妮卡·德瑪黛(Monica Dematte)

出生於1962,義大利人。她獲得了藝術、音樂及戲劇學院藝術史學士學位及印度及遠東藝術史博士學位。1986年來到中國,見證了從黃山會議開始的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整個過程。1988到1989年間曾在廣州美術學院學習。她往返于義大利和中國兩國生活和工作,在兩國發掘並推廣當代藝術家。並在多所大學和美術館舉辦過中國和義大利當代藝術研討會,在中國、義大利、巴基斯坦、瑞士、美國和泰國策劃了40余次展覽。她撰寫評論文章深入透徹,有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個人評論文集《藝術各自為戰的運動, 親歷中國當代藝術二十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