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閒海
前些日子,隨一些中青年畫家到東北采風期間,閒談中的一件趣事至今記憶猶新。話説一次筆會,有位南方畫家想繪一棵芭蕉,不知是時間緊,還是缺乏觀察,竟把芭蕉葉畫反了,而一同創作的同行,也沒及時發現,作品完成後還在報刊上發表了。後有讀者打電話反映,畫家才知道芭蕉原來不是那樣長的。
不過,芭蕉不只難住了這位畫家,連白石老人也曾為此犯難。一日,老舍先生選了四句蘇曼殊的詩,請老人作畫。詩中有一句“芭蕉葉卷抱秋花”,老人因為不熟悉芭蕉葉卷的情形,當時條件也不得以實物求證,逢人便問芭蕉的卷葉是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的。由於沒有得到正確的答案,結果便沒有畫上卷葉。兩件小事,折射出兩代畫家對待藝術態度的變化。
白石老人曾在小傳中有過這樣的話:“二十歲後,棄斧斤學畫像,為萬蟲寫照、百鳥傳神。只有鱗蟲中之龍,未曾見過,不能大膽敢為也。”其對藝術的真誠,對客觀物象真實的尊重,對大自然的敬畏躍然紙上。如今的畫家又是如何對待藝術的呢?
閉門造車,只知鑽研技術者有之;網羅圖片,照本描摹者有之;遍覽名山大川,筆下仍無新意者亦有之。似乎“行萬里路”“搜盡奇峰打草稿”這些古人積累的創作心得,于當代畫家毫無用處。究其原因,對待藝術的態度是我們無論如何也避不開的一個問題。
當藝術市場沒有形成之前,一張畫作可以賣到幾萬元、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無異於癡人説夢,而那時,打小立志成為畫家的創作者從來沒有被質疑過對待藝術的虔誠。然而,當美術圈開始出現百萬元、千萬元油畫俱樂部,擁有相當一批動輒幾萬一平方尺潤格的國畫家時,恐怕不僅是旁觀者,連創作者本人也深感藝術商品化、市場化後帶來的創作心態的變化。為了早日步入畫畫致富這條快車道,他們與房地産開發商、煤老闆打成一片,筆會走穴接連不斷,且畫面的尺幅越來越大,創作的速度也愈來愈驚人。
然而,當我們將幾代美術家的作品擺在一起展覽時,以國畫論,首先吸引觀者的還是前輩畫家之作,哪怕只是一棵白菜、幾隻蟋蟀,都讓人體察到畫家熔鑄在作品中的真誠、真情與真心。而這不僅僅是對待藝術的態度,更是對生活的熱愛,對觀者的尊重,對社會的責任。
商品化和市場化是藝術發展的趨勢,這點我們無需回避。但同樣無法回避的是,創作者對待藝術的態度。藝術家徐冰曾寫到,藝術是宿命的,是真誠的,所以是值錢的。這種對藝術與商業的認識,值得當代美術家認真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