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由西漢矩型龍文銅鏡談中華龍文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9-17 00:58:53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畢洪亮

矩形龍紋銅鏡(西漢)

在山東淄博市博物館的國寶級館藏文物中,有一件西漢時期的矩型龍文銅鏡,它是1978年在淄博市臨淄區大武鄉配合東風站擴建的工程中,淄博市博物館發掘西漢齊王墓時出土的。考古資料表明,在封土下面北墓道西側和南墓道的東西兩側發現5個隨葬坑,依次編號為一至五號坑。從1978年11月至1980年11月止,先後對這5個殉葬坑進行了發掘,獲得了大批珍貴文物和重要資訊。該銅鏡是其中最為珍貴的一件。它形體碩大,呈長方形,體大壁薄,反映其鑄造工藝難度之大。其形體碩大,年代之早,被譽為世界銅鏡之最。

銅鏡長115.1釐米,寬57.7釐米,重56.5公斤。青銅質,長方形,正背面均帶有少許綠色銹。鏡背面花紋凸起1毫米,均為淺浮雕。四邊境緣飾半圓形連弧文,四角及中間有5個拱形三弦鈕,鈕長5釐米,寬3.5釐米,高3.2釐米。鏡正面平正,局部光亮可鑒,背面飾柿蒂紋座,主紋為通體龍紋圖案。

研究觀察該銅鏡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此鏡形體之巨大,為歷來著錄和考古出土的銅鏡之冠,堪稱奇觀。據《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初入咸陽時,巡視府庫“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戰國秦漢銅鏡中方鏡十分少見,秦鏡是否有如此之大更令人懷疑。西漢早期去秦未遠,此面龍紋矩形鏡,為秦方鏡的傳説增添了一條很有趣的注腳。這件精美的銅鏡,被譽為迄今世界最大的銅鏡,極為珍貴。

二、銅鏡的外形呈長方形,這在迄今為止出土的大型銅鏡中是極為少見的,在中國歷代出土的銅鏡中,圓形銅鏡居多,出土數量較大,在這次西漢齊王墓的發掘中就同時出現了面圓型銅鏡。而方形大銅鏡實屬罕見。   

三、該鏡鑄造工藝難度大,令世人難以想像,此鏡大而薄,又屬異型銅鏡,常見銅鏡鑄造工藝規律性較強,而異形鑄件較之常見形狀厚壁鑄件的鑄造工藝難度則更大一些,常需依賴於豐富的鑄造經驗。在漢代如此大型的銅器鑄造,在沒有現在先進技術的情況下,其鑄造難度可想而知。

四、紋飾精美,鏡背面的龍紋圖案龍身捲曲,張嘴吐舌,栩栩如生,線條自然流暢,極為生動活潑。龍紋是戰國中晚期至西漢早期流行的紋飾,此鏡背面紋樣對流行圖案做了改造,與長方形鏡體相得益彰,可謂匠心獨運,通過鏡面龍紋圖案,我們可以對龍文化試作探討,以求對銅鏡龍紋存在的文化環境有所了解。

關於龍的起源有許多學説:神異動物説、圖騰合併説、天象樹神説、恐龍遺跡説、外邦傳入説、模糊集合説等。1987年,濮陽市西水坡遺址考古發掘出距今6400年左右的蚌塑龍形圖案。因圖案成形時間在國內已發掘出的各個龍形文物中最久遠,西水坡遺址龍形圖案被中外考古界譽為“中華第一龍”,並寫入了中小學歷史教材。據説濮陽市出土的蚌塑龍形圖案“中華第一龍”,源於天空中星星的圖案——星象,對龍的起源提供了另一説法。

在古代我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説,龍的形像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中國人有“龍的傳人”之稱。在中國,龍的象徵意義遠遠超出習俗,它影響到中國的建築、雕塑、繪畫、書法、文學等很多方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並且影響到與中國地緣相近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龍的符號最早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現。據考古考證,龍最初呈現魚、揚子鱷、豬等形象,表達人類先民希求衣食豐足的樸素願望。隨著歷史的發展,龍的形象逐步演化,並且越來越附加了傳説和神話成分。最遲在西元前2世紀左右的中國漢代,龍的形象就定型成現在人們所知道的樣子了。龍變成一種能通天的靈異的動物,它掌管風雨,賜人禍福,無所不能。

此銅鏡為西漢時期産物,西漢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強盛和文化繁榮的時期之一,國家統一而強大,各民族空前融合,特別是當時的皇帝把自己與龍的形象聯繫起來,更加誇大龍的靈異、神秘和權威,他們聲稱自己的誕生與龍有著神秘的聯繫,將自己説成是龍的化身,自己的後代是龍子龍孫。龍成為帝王個人的私有物,皇帝的吃、穿、用、行全部都有龍的標記。這種由上而下的絕對權威在以後1000多年的封建時代裏進一步得到強化。如今,幾乎你走到中國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古代龍文化的遺跡。其中最典型的體現是皇家宮殿北京的故宮。在這裡,從臺階上的漢白玉石,大門到府飾,柱上的彩繪到屋內的一幅畫、一個花瓶、一盞燈等等,從大到小,從外向內,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龍。此外,遍及全國的皇家行宮、皇家寺廟、皇帝到過的地方等也都有龍形象的裝飾品或紀念性建築。

在漫長的封建時代,龍是王權的象徵,但在中國民間,龍的形象始終保留了它的原始意義,就是作為吉祥和富貴的象徵。這種象徵意義體現在風俗和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在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差不多各民族都有舞龍的習俗。其時,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架著一條巨龍,踏著音樂鑼鼓起舞,氣勢十分宏偉。人們藉此表達避兇趨吉、事業興旺的美好願望。其他的,像挂龍燈、賽龍舟等民間風俗也都寓含了祈求吉祥的意思。以至於中國人給動植物命名,給新生兒命名也要加一個龍字,就是一對年輕男女要結婚了,人們也會祝他們“龍鳳呈祥”,把男子喻為“龍”,把女子喻為另一種傳説中的靈異動物“鳳”。

實際上,在中國,龍的象徵意義遠遠超出習俗,它影響到中國的建築、雕塑、繪畫、書法、文學等,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並且影響到與中國地緣相近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隨著華人華僑在全球範圍內的遷徙流動,龍的概念和美學意義也傳播到世界各地。

巨型龍紋大銅鏡自1978年發掘以來,備受世界各國歷史和考古專家學者的青睞,該銅鏡曾在台灣、日本、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展出,轟動一時,更是被淄博市博物館視為“鎮館之寶”。

(作者係淄博市博物館館員)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