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朱青生:當代藝術現象的傳統根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5-28 00:46:06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中國的當代藝術中出現了前現代、現代、後現代並存的藝術現狀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實際上這個現象是任何一個“被動現代化”(潘公凱語)的“後發展國家”和文化正處於現代化過程中的區域文化必然遭遇的困境。其中掩蓋著一個巨大的誤解,但是又無從避免!就是錯把現代藝術當做“西方藝術”,殊不知它只是在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先行開始,並且在那裏繼續吸引和贊助來自全世界的藝術精英(其中包括中國藝術家和華裔藝術家)的活動,目前還保持藝術探索和精神創造的領先地位。即使現在北京成為現代藝術最為活躍的地方,但是,揭開表像,實際上其判斷優劣、評價高低的中心並不在北京。這與另外一個錯誤認識平行,那就是錯把現代化當做西化,殊不知它只是在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先行開始,並且在那裏繼續吸引和激發來自全世界的精英(其中包括中國人和華裔)的活動,目前還保持知識原創和管理運作的領先地位。中國鴉片戰爭以來,由於敗給了西方列強,甚至敗給了自己過去的學生,後來先於中國改革維新的日本,在文化上、藝術上的反省促成“新文化運動”,以批判自己的傳統,學習西方,推動現代化。出國留學和引進西方美術學院體系成為中國美術觀念轉變的兩個舉措,經過90年,是中國藝術傳統發生了根本變化,藝術家、理論家和觀眾逐步放棄、疏離和遮蔽了中國原有的藝術價值評價系統,又不可能完全引進、掌握和運用西方的傳統,造成了藝術上的價值評價標準的缺失和優劣判斷標準的混亂,西方的評價和市場操作佔據和填補著這塊價值真空和方法空白,這就是為什麼近年藝術界總將藝術的觀念和評價的核心價值體系的反思和重建看作中國當代藝術目前的首要問題。

中國藝術觀念的根本變化從引進藝術學院制度開始,當國畫(水墨畫)專業進入藝術學院作為一個分科之後,實際上是把中國的藝術作為一個品種,納入了西方藝術經典範疇——藝術學院系統之中,中國藝術的審美觀念和品評標準既然進入學院,就落入西方藝術概念系統的整體框架。近代中國的藝術已經完全以西方藝術概念為基礎,在學院教育的體系之下,逐步覆蓋自我的藝術觀念和評價的核心價值體系,完成了中國藝術的新傳統,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前都佔據著獨一無二的地位,改革開放之後雖然出現了現代藝術運動,但是由於中國現代藝術是從這個傳統中生發,如果需要擺脫西方藝術的模倣痕跡,只有直接現代化,主動現代化!

第三個傳統就是近代中國的藝術史,它可以被看成一方面吸收融合西方藝術,另一方面又反抗外來文化的侵佔,不斷堅持中國獨立精神,追求中國獨特創造的矛盾交織的過程。這個過程至今並未完結,這個迫於急切抗拒西方列強的思想,使得利用西方藝術標準來“改造”中國藝術被迅速強行地推展開來,中國自己的第一傳統和第二傳統逐漸被丟棄和遮蔽。如今即使在故宮這樣的傳統中心,藝術判斷標準已經受到西方藝術觀念的影響,倪再沁著文揭示,在確定皇宮收藏代表作品的選擇上,在中國藝術第二個傳統中,受到最高尊崇的至寶“三希堂”(魏晉書法)的地位已經被范寬、郭熙的繪畫替代,此為歐美學者和留美的中國學者運用西方藝術史觀念,判斷中國藝術而造成的價值標準變化。進而,如今瓷器受到極大的重視,這是受到西方藝術中另一種觀念的潛在影響,德語藝術史觀念中的Kunsthandwerk(藝術手工製品)被認為具有反映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心理和精神的作品,在此層面上與大師的傑作等同;同時,出自西方藝術趣味的影響,歐洲17、18世紀中國風時期的整段美術史,其主要欣賞對象正是“中國瓷器”。用西方藝術標準判斷中國藝術的最大的案例,就是對敦煌壁畫的評價的變化。敦煌在中國藝術的第二傳統中不算藝術,至少不是最受尊敬的藝術,引進西方藝術史觀念之後,直接由西方學者(“帝國主義強盜”)發現和揭示了敦煌藝術的價值之後,敦煌在中國藝術譜繫上一躍而為“國寶”,其地位似乎已經在文人畫之上。

另外兩個傳統,第一個是漢代結束之前中國藝術的主要方式,藝術在當時被作為對不可知存在的干預行為,其活動內容常與祭祀、數術、方技、教化和神思聯繫在一起,以營造、雕畫、制器、樂舞、儀禮以及偶然的非正常活動(不能規範和重復)作為“形式”。

第二個傳統在漢代後期萌芽,到魏晉時期成為藝術的主要方式,這種方式與第一種方式並行,一直延續到西方的藝術方式傳入中國之前。藝術是對社會的疏離和生活的超越,用精巧的手段寄託微妙高尚的情性。早期書法為其典範,經過1000多年的積累演變形成的“文人畫”,為其最高成就的典範。這種傳入中國的西方藝術觀念以希臘的和義大利文藝復興觀念為主,強調現實世界的視覺關係;畫面本身的結構和質感;描述和表達理念的功能等。

中國國家實現四個現代化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世界的形勢迫使。而藝術不可能拒絕現代化,單獨脫離社會和制度的現代化而停滯不前。現代化不是西方的專利,現代藝術也不是西方藝術,而是與西方和東方(中國)的傳統相區別的新藝術。所以我們在談論西方藝術時,既不要把現代藝術當成西方藝術,將發達和原創的先機、將作為軟實力之根本的民族素質的優先權拱手讓與西方;也不要無視西方為藝術的現代革命做出的先行貢獻,這是與中國不同的另一類人群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理應受到肯定和尊敬。雖然近代對中國傳統文化帶來壓抑,但是中國已經現代化,以為模倣西方現代化過程中已經揚棄了的經典和傳統更不足以復興中國民族,改革開放已經促進中國發生了現代藝術運動,它在進入21世紀之後,成為影響世界、促進精神文明和激發文化産業、創意産業的活躍力量。

雖然中國的現代藝術問題很多,總體水準有待提高,前沿探索不夠發達,但是,只有今後更發達,才可能在文化的未來發展中引領世界,從而“光宗耀祖”,重新激發中國藝術的第一傳統和第二傳統的普世價值,為將來的人類文明做出貢獻。利用中西傳統的資源,把握現代社會實踐的現實與問題,開創符合現代發展和指向世界未來的當代藝術!

(作者係北京大學藝術系教授,本文有刪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