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當代公共藝術三大缺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5-20 22:26:03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北京某大學校園內的作品(上圖)與遠在萬里之遙的寧夏某縣級市市中心的作品(下圖)竟然如此相似。圖片由北京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張浩達提供,轉引自科學與藝術數字博物館網站。

文/陳雲崗

中國當代號稱“公共藝術”的項目建設日益繁盛,但同時“什麼是公共藝術”的學術爭論卻在繼續。中國的藝術界與公共藝術的建設者們也在這種似是而非的境況下摸著石頭過河。一個融景觀、園林、公共環境建築、雕塑、公共設施設置等諸多內容的一個個龐大的物質組團,不斷地被“有中國特色”地製作出來。似乎,中國當代人所能夠把握的“公共藝術”就是我們眼下所能見到的樣子了。

這種現狀自然不能令人滿意,其中突出的是三項缺失。

一、缺公共藝術理念的普及與彰顯,同時缺乏與之相匹配的體制建設。

公共藝術的核心價值觀念是以公共的方式所催生出公共藝術的體制性的結果。這是伴隨著國家整體民主化進程的推進而自然派生出的結果。但目前在慣性思維作用下,不斷地被製造出的所謂“公共藝術”的産生程式與過程並非完全具有“公共”的性質。然而,無數的事實都在昭示,這已經是改革開放以來,各級官員、學者、藝術家們糾結在一起所能做到的最好的結果了。儘管這是一個皆都不滿意、皆大不歡喜的局面。

同時,我們在呼喚公共藝術體制建設完善時仍應看到,完全依賴目前整體國民素質較低、審美意識淡漠低俗情況下的“公共程式”來産生出令人期待的公共藝術作品,也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此類狀況在中國某些偏遠地區並不乏例。

由此看,關於公共藝術的體制建設併發揮作用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眼下可行的方式是:專家與理論家們盡可進行紙上談兵式的自由暢想,實踐家們在現體制下盡可能地進行疲勞堅韌的磨合與實驗,最終各方較量的結果即是時代的産物。

二、缺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當代各類藝術形態中的體現,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是一個關聯到具體作者、具體藝術形式、藝術種類、具體的藝術個案的目的訴求的複雜問題。它既是一個時代文化事業主導者們心胸眼光與觀念智慧的産物,也往往是一個具體的項目執行者——一個小團體文化素養的體現。但人文精神畢竟是潛在地存在於一個國家、民族各個具體層面的相互交織互滲之中的。它的體現方式又會因藝術媒介的不同呈現出無數的相異形態。所以,人文精神在公共藝術中的貫穿與體現,呈現出難以捉摸的不確定性的狀態。最通俗而普及的做法是當今眾多公共藝術項目中選擇諸多的當地文化歷史名人,或是在雕欄玉砌中借用歷史圖案,以及挖掘當地歷史典故、神話傳説等等,加以形象化展示,以此標注“具備了豐富的人文精神”。

其實,所謂人文精神的體現仍應重在對當代族群的普世關懷方面。讓公眾最大化地享受到公共藝術所帶來的潛移默化的文化育惠,讓公眾在公共藝術中感受到身心愉悅並能夠喚起人們心底集體向善的情懷,讓公眾在公共藝術中增強自身民族自豪感與公民自主自律精神以獲得共生,讓公民在公共藝術中切實體會到其中所具有的公眾性與參與意識,如此,才是人文精神的要旨。現在的偏頗在於不少公共藝術項目在其完成後,要麼不具備公共藝術所必備的“藝術”內涵而僅是“市民廣場”而已,要麼即是圈墻收費的景點,要麼就是宜看不宜體驗參與的“景觀”。究其要因,終是中國當下人文精神文脈扭曲斷裂所致,當新異觀念與經濟熱潮交織之際,種種複雜的原因衝突、制衡、角力,必導致當下公共藝術中人文精神的變形與弱化。

三、缺品質意識。

先不説公共藝術中重要內容的公共雕塑藝術,僅發生在瀋陽市的兩座標誌性建築——五里河體育場與夏宮被先後拆除,即可看出瀰漫在中國建築界的無序與浮躁。大型公共建築如此地短命,即首先説明中國城市建設中公共事業發展的低品質特徵。五里河體育場是迄今中國境內唯一見證過中國足球達到最好歷史水準的場所,其結果尚且如此,説明決策者們對割斷文化脈絡即在當代的延續性方面都缺乏足夠的認識,怎麼指望在作為公共建築,公共環境之附屬地位的公共藝術(中國尤其如此)能夠具有很前瞻性的水準?然而媒體的報道則只限于它們在被拆除過程中是如何成功地倒下!

除了在公共事業發展戰略上的低品質,具體到某些公共項目上的粗製濫造更是觸目驚心。任內造出看得見的政績是中國當下各類建設中的通則,所以中國絕大多數項目(尤以公共項目為代表)從立項到完成必須是三年,否則後果堪憂且必會處境尷尬。正是如此急功近利條件下,創意、目的、價值、意義都缺乏品質意識的情況下,必然導致某些項目整體品質的空洞與缺失。人文精神、文化含量以及政績驅動下的相互作用,也必然直接地影響到具體的公共藝術作品的實施品質,包括雕塑、景觀、具有功能性的造型體等等在內,從材質到色彩,從堅固性到技術施工品質都在這種短期暴發的行為方式中,變得毫無價值可言。

遺憾的是,我們許多的決策官員以及普通民眾心中並無何為公共藝術、何為公共藝術思想品質與技術品質以及藝術品質的概念,即便是面對如垃圾般的“公共藝術”時,也以為本來就是如此。

中國可視、可觸摸的歷史遺存太少,被屢屢摧毀與顛覆的外觀世界太多,普通市民感受不到處處在目的歷史文化長河汩汩流淌所帶來的熏染。輝煌被夾在歷史的書中,巨大的思想也沉睡于紙上,數年一變的景觀與不斷被製造出來的簡陋環境,使從中成長起來的當代國人,對自身民族所具備的文化遺産知之甚少;而其缺乏體制約束而不斷更替變遷下的“公共環境”的迅速翻新成了當下中國公共藝術創作中先天不足的原因。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