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美術館展覽設計的問題與應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02 10:41:29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唐斌

  美術館,曾經被許多人認為是神聖的、神秘的藝術殿堂,當下已經頗為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到美術館看展覽去,已成為國人修養情操、受教于樂的諸多選擇之一。而如何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美術館,並通過展覽或其他形式的活動與他們交流、互動,使他們在自由的、非正式的、非強制性的環境下享受快樂,得到啟迪,是值得每一個美術館從業者思考的問題。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的欣賞水準與鑒賞能力日益提高。觀眾到美術館看展覽,已不僅僅滿足於看到藝術品。如何將同樣的或相似的藝術品展示出多樣的面貌,在特定的空間、時間條件下最大程度地、最簡捷有效地傳達給觀眾所需要的資訊,是美術館展覽規劃者所要考慮的。而展覽設計的好壞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就展覽對象而言,不論是繪畫、雕塑、攝影、服裝或是其他,都是展覽的主體。只有通過展覽方式,才能賦予對象生命及至建立彼此的關係和意義。

  展覽設計對展品和觀眾溝通有關鍵性的意義。展覽設計能夠製造期望,加強想法,而在環境中身體的舒適感也和美術館展覽的設計有關。材質、樣色、地板、空間等,對視覺有主要影響,同時也會影響聽覺,影響觀眾的感受。一個好的展覽設計首先應讓觀眾置身其中是舒適的、放鬆的。如果觀眾在展場中有排斥感、不舒服,再好的藝術品恐怕也不會完整地欣賞下去。

  這就延伸出美術館展覽設計的一個重要任務——要將自身主體隱藏起來。很多設計師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把自己當成展覽品的設計。設計應該放入整個展覽系統中考慮,而不是去超越對象。設計的目的是要把隱而未現的展覽訊息,用適度的方法表現出來,拉近參觀者與展覽的距離,過度設計是禁忌的。

  展覽設計是有具體章法的,就像文法能夠幫助語言一樣。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展覽現場看到,參觀者試圖努力花費時間閱讀那些撰寫不佳、字號甚小的文字,或者彎腰低頭觀看安置不好的展品或説明,最終不得不因為覺得太辛苦而提早放棄。節奏在展覽設計中非常重要,它決定觀眾可以輕鬆地、自由地、完整地欣賞整個展覽。在整個參觀過程中,觀眾遇到的展品份量、強度與精彩度的次序非常重要。

  光線在展覽設計中相對展品而言就像是人的眼睛。人對資訊的接收有80%是通過視覺神經。而這個比例在展覽中更高,因為這裡比日常生活更強調視覺溝通。視覺感受是根據對明暗與形式,或快或慢的掌握能力。視覺感受的品質受光線調節和刺眼感兩個因素影響。調節是視網膜對光線強弱的敏感度和接受過程。要調節到能接受更亮或更暗的採光,特別是在明暗採光不同的空間中移動,眼睛需花一定的時間。人的經驗雖有很大的調整適光的能力,但驟然的光線強弱轉換還是會干擾眼睛的感受。筆者親自體驗過一個當代攝影的展覽,在展場入口處用黑色布幕搭建一個昏暗、曲折、狹短的通道,轉入主展場卻突然光線極強(展廳地面也用白色低質地毯鋪放,形成強反光)。試想,人的瞳孔在急促縮放中會是怎樣的不舒適,哪有注意力再到作品上慢慢欣賞,故而選擇迅即離去。

  在國內諸多美術館中,還有一個怪現象。美術館專業人員和參觀者常常誤解玻璃展示櫃所陳列的展品。這是因為它會誤導,讓人覺得陳列之物是最重要的。其實不然,使用玻璃展示櫃常會使物品顯得類似,並阻擋視線,造成物品與參觀者之間的距離感,強調錯誤重點,造成拒人千里之外的氛圍。

  誠然,玻璃展示櫃在特定情況下是必要的。基本上,它可以維持一個小範圍的空氣,幫助特別敏感的物品避免灰塵、昆蟲、接觸、盜竊等。但筆者認為如果在有相應保護的情況下應減少重復使用,減少由此造成的對展品注意力的減弱,特別是一些不適宜展櫃展示的物品。

  同時,玻璃展示櫃的使用應當謹慎,因為每個細微的小差錯都會被明顯放大化。比如鉛筆印、圖釘、迴形針、昆蟲屍體等這些不易被發現或被引起注意的小東西,在玻璃展示櫃營造的世界裏卻會被賦予特殊的含義。相信很多觀眾有過類似的體驗,在觀看玻璃展示櫃中的作品時,首先會被上述的某些小東西吸引而不置可否。

  在展覽設計中,還有一些輔助因素。例如文字就是最常出現的。許多研究一再地證實,文字的品質能直接影響展覽的效果。參觀者雖然先被展品和展覽系列吸引,但是文字決定參觀者能否吸收。無疑,寫得好的、有智識的文字,對加強展覽效果有關鍵性的作用,反之就會出現問題。

  使用文字設計時,最重要的是以正確的方式和數量提供資訊,讓觀眾能用自己的力量加以吸收。文字必須被閱讀到,但不能遮蓋到展品。經常會見到把展品標簽粘貼在作品鏡框上或直接放置在作品上的現象,試問,有誰會把自己的名片別在衣服上呢?

  在長期的展覽活動中,我們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這與人類擁有共同的行為趨勢有關。為了增加展覽效果,驅動人群或吸引注意力,在展覽設計時善加利用人性的趨向無疑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例如,長久以來的觀察發現,當人們進入一個開放的區域時,在其他因素等同的情況下,右轉是一個明顯的趨勢。這或許與大多數人是右撇子有關吧。又如第一個展示區的右方通常會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因為美術館疲勞症與接近出口的關係,通常最靠近出口的展示是最不被注意的等等。

  又如大多數人有對明亮色彩的視覺偏好行為,而厭惡黑暗。這或許是因為人類缺乏敏銳的夜視能力,缺乏在黑暗中辨識內容與大小的能力。所以在展示設計中儘量避免或減少黑暗區域的比例。

  設計美術館的展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安排視覺、空間與環境中物品的科學。展覽設計中還有很多問題不盡一一細説,諸如展覽動線路徑問題、展品安置與人體工程學等。相對美術館的龐大架構,展覽設計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也正是這一個個環節的相通相輔,才能真正發揮美術館的強大能量,更多的人們也會真正自主地、自由地走進美術館。

  (作者係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助理)


中央美院美術館地下展廳現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