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嘉賓合影(圖片來源:四川美術學院)
12月10日,第五屆長江上下:公共藝術行動計劃展覽在重慶市九龍坡區鐵路三村正式啟動。本次展覽以“以實為驗:科技藝術與社區更新”為主題,匯聚藝術、文化與科技的力量,旨在通過多元化的藝術形式,生動展現鐵路三村——這個承載著“成渝鐵路”首批建設者及其後代、擁有鐵路文化痕跡的社區的獨特文化魅力與歷史變遷,同時推動公共藝術的發展與創新。
本次展覽策展人曾令香(左)為嘉賓現場展示作品(圖片來源:四川美術學院)
本次展覽的開幕式由四川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副院長兼本次展覽策展人曾令香擔任主持,四川美術學院副校長韋嘉等70余位專家學者,以及重慶日報單士兵、重慶市重慶史研究會副會長、城市更新學委會主任戴伶和黃桷坪街道、新市場社區和黃桷坪商會的領導等出席了開幕儀式。
“長江上下:公共藝術行動計劃”是基於獨特的長江地緣之因,著眼于在大歷史行進中的中國現場,聚合各高校與第三方社會組織、學術機構、個體,致力於中國精神振興、文化價值復興、社群生態更新與眾生生活新興,力求知識復歸現場、文化藝術復歸社會創新,進行跨領域、跨學科、跨專業的公共藝術行動實踐的一項長期計劃。從2018 年至 2023 年,“長江上下:公共藝術行動計劃”已成功舉辦四屆。
鐵路三村社區
鐵路三村周邊的一段廢棄的鐵路
其中第三屆和本屆展覽現場均設置在九龍坡區黃桷坪鐵路三村。它的位置就在成渝鐵路線上九龍坡火車站(重慶南)附近。成渝鐵路是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當年的鐵路修築者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用鐵錘、鋼釬、扁擔、籮筐這些工具一點點鑄就了這條鐵路。時光荏苒,重慶鐵路業務的飛速發展,舊日的成渝鐵路線也日漸沉寂,逐漸成為歷史記憶的注腳。如今鐵路三村的每一處舊樓房、山路臺階、小廣場、鐵路線充滿歲月的沉積,當年的泡桐樹和黃角樹苗早已濃蔭蔽日。鐵路三村的居民原來都是成渝鐵路職工和家屬,如今他們大多已經是耋耄老人,儘管年事已高,但很多老人仍然充滿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社區的老人
開幕式上社區居民表演舞蹈節目
自從第三屆展覽在鐵路三村落地,很多年輕學子走入社區調研創作,老人們願意將自己當年的經歷和故事講述給他們,有些居民也參與了部分藝術作品的創作。漫步在鐵路三村社區,隨處可以在某個轉角處瞥見作品,它們為歲月斑駁的社區帶來一份鮮活,它們又是如此自然,已經成為社區肌理的一部分。正如本次展覽策展人曾令香對筆者特別強調了藝術不應該是強介入而是要融入社區的理念。
周雲飛教授為觀眾講解了《憶·衣》的創作過程,這件作品基於他對社區的深入觀察,以社區居民不同年代鐵路制服為載體,對個人記憶、集體記憶、歲月印記、文化認同等多個層面進行探討,作品背後的民房是鐵路職工第一代宿舍
本屆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展出了近50件作品,共分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聚焦于本年度作品展示。其中,“穿過鐵路三村的光——重慶市九龍坡區鐵路三村文獻調研攝影工作坊”探討了藝術、技術和社區文化之間的關係。以周雲飛教授帶領研究生和青年藝術家,以攝影作為媒介,結合田野調查和社會觀察的方式深入鐵路三村,對社群裏的老人進行走訪。在交流過程中,青年藝術家與在地社區産生了很多溫暖的互動,最終呈現的攝影作品也深度挖掘出了鐵路三村的傳統文化價值和人文故事。
《澤英你好》,作者:周宇 孫家翼 徐馨語,四川美術學院
《澤英你好》是一組展示澤英老人一天生活場景的繪本式攝影作品。澤英老人已經九十多歲,她的祖輩是清末的舉人,舅舅也是學識淵博的文人。後來她的家庭出現了變故,在度過早期坎坷生活後,她嫁給了一位鐵路工人成為職工家屬,他們共同養育了三兒一女。經管澤英老人年事已高,需要借助助步器行走,但她的業餘生活很豐富,她會和老夥伴一起吃齋唸佛,也會大聲地唱紅歌,熱烈討論白蛇傳、水滸傳等文學著作。主創團體以一天的時間線索,通過老人的特寫、與親友的互動與物品的細節鏡頭,以聚焦而溫暖的視覺語言呈現了澤英老人一生歲月的故事,這也是鐵路職工家庭的代表性寫照。
《三二八五》,作者:龍雨翾、高鈺彤、任笑乾,四川美術學院
《三二八五》以懸吊的一串串膠捲的形式講述了一老人照顧老人的故事。作者在社區調研中結識了已經退休的鐵路職工程師傅。九年前程師傅大病初愈,在九年——3285天的中,他默默承擔起贍養臥病在床的老父親的繁重工作,儘管他也面臨年老體衰,不斷生病的困境,程師傅仍然不能有絲毫懈怠,費心費力地照料著自己的老父親。攝影師通過一幀幀膠片鏡頭采集到程師傅照料老人的生活片段,以日常的攝影語言展示了程師傅的堅韌,濃厚的父子情誼與對家庭的深厚責任感,同時讓觀眾體會到社區老人的孤獨寂寞,深入思考老齡化這一嚴肅的社會話題。
《萬家燈火,一盞歸處》,作者:楊騰嬌 溫立君,四川美術學院
《萬家燈火,一盞歸處》陳設在鐵路三村社區入口的墻壁上,作品是一組以鐵路三村社區居民烹制早餐為主題的裝置攝影作品。主創人員在窗外聚焦于清晨的幽暗中,王阿姨一家在室內烹制早餐和就餐的情景。同時,創作者將攝影圖片鑲嵌在社區居民早期使用的木質郵箱上,鐵路三村的居民很多是外地務工人員,郵箱就是他們對外連接的橋梁。當夜晚居民經過裝置時,箱體中的感應燈就會亮起橘黃色燈光,一幅幅溫馨的家庭就餐畫面就會幽靜的夜色中浮現出來,作品不僅詩意地呈現出鐵路三村社區萬家燈火般的日常生活,也喚起了居民早期生活的集體記憶。
新媒體藝術家林俊廷為青年藝術家指導教學
火車再進站——重慶市九龍坡區鐵路三村AR數字創意工作坊”是由新媒體藝術家林俊廷攜青年藝術家團隊創作,運用AR等數字技術,在鐵路三村社區的多個角落生成了一系列數字藝術作品。這些作品生動再現了成渝鐵路開通時的列車與相關文化場景,通過穿越歷史的方式,追溯社區集體與個人記憶,同時展望未來的可能性。
與傳統上在博物館或美術館內展示的AR作品不同,此次展覽將最前沿的數字科技與鐵路三村的社區文化相結合,並直接在社區內呈現。這種“在地化”的展示方式,不僅突破了展覽的空間限制,更為展現社區的獨特歷史與未來願景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
林俊廷回憶了工作坊主題“火車再進站”的構思過程,他想到兩個時間點,一是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執導的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當時很多觀眾在電影中驚恐地看到呼嘯而至的火車不知所措。第二個時間是1952年成渝鐵路開通,他就想到在鐵路三村社區現場將電影與火車進行一個跨時空的連接。
《那年成渝》,作者:龍雨翾、高鈺彤、任笑乾,四川美術學院
那麼如何觀看作品?志願者為觀眾做了演示。在一條狹窄的小路上,志願者用手機或pad對準路邊的二維碼掃描,觀眾就能在螢幕中清晰地看到在空空的路面上,成都站赫然顯現,伴隨著禮花紛飛和恢弘的東方紅樂曲,一輛古老的蒸汽機車從車站中呼嘯而來,而火車行進的路線就是當年鐵路的位置。
《等待月亮》,作者:蘇雅,重慶對外經貿學院(圖片來源:四川美術學院)
《藍影光植》,作者:余林徽、黃鈺琳、張一妹,四川美術學院
《返景流年》,作者:曾語涵、張浩傑、韋子怡,四川美術學院
本次AR數字創意工作坊的作品巧妙地隱藏在社區的各個角落。當終端掃描二維碼後,那些平淡無奇的場景瞬間煥發出奇妙的視覺景觀。 例如,當掃描一處居民曾經的用水池時,螢幕中會呈現出乾涸池底噴涌而出的汩汩瀑布;掃描一株高大的黃角樹,透明旋轉的火車齒輪與充滿生命力的植物相映成趣;而當對準某面居民墻壁掃描,螢幕中則會展現粉紅色三角梅花簇間,乘客在飛馳列車上欣賞風景的動人畫面...這些作品不僅賦予了普通空間新的藝術活力,也寓意鐵路三村未來如繁花流年般的美好願景。
第二大板塊是由主創團隊與社區志願者共同策劃並在鐵路三村社區露天現場進行的開放性展覽。展出了來自中央美院、四川美院、上海美術學院等15所藝術高校的共建式公共藝術作品展示,囊括了近年來長江沿線及全國各大藝術高校與學術團體在各地開展的藝術賦能社區的經典案例。這些作品多以跨界融合、跨領域的光影藝術、生態藝術、空間裝置、社會美育等形式呈現。觀眾可以感受到藝術融入城鎮和鄉村社區生活的各種鮮活的創意與獨特視角,以及當代年輕人對社會問題的思考與解決路徑。
在小廣場的鐵架上展陳著曾令香在酉陽縣花田鄉中心村發起的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案例“人民美術講習所”。曾令香向筆者介紹這些鐵架之所以設計成移動式,主要考慮不要將藝術事件作為一種強介入的姿態進入社區
曾令香認為:“我們把這些案例展陳在當地居民的生活空間,開放性的展覽場域,一方面打破了以往案例展集中在美術館的機制,可以讓老百姓和各種社群在案例中去思考當代城市更新過程中社區治理如何去實施,如何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性轉換,如何創造性發展。在一定意義上探討了以重慶為代表的所有城市面對共同時代命題之際,藝術賦能的集體答卷和大練兵。包括案例涉及的不同地域、不同社區和不同高校的文化差異性,在地特色和在地問題的差異性,都給我們展示了豐富的可探討的內容。”
第三板塊是往屆作品回顧,精選前幾屆“長江上下:公共藝術行動計劃”中的經典作品進行展示。通過對比與回顧,觀眾可以清晰地看到公共藝術在近年來的發展與變遷,以及藝術家們對公共空間的獨特理解與創造,並且它們呈現了藝術賦能社區的歷史演變與樣本價值。
《那個年代,那個愛情》,作者:劉燁恒(圖片來源:四川美術學院)
其中,在社區廣場有幾塊鑲嵌在臺階上的藍白色“手帕”,這是作品《那個年代,那個愛情》,講述了鐵路司機蔡廷邦和賴小姐的故事。蔡廷邦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成渝鐵路的一名火車司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愛上了為他獻花的女孩賴小姐。他們在約會時,蔡先生拿出自己貼身的手帕細心地為賴小姐鋪在石板上,這一溫暖的舉動感動了賴小姐,後來他們結婚生兒育女,傳下一段愛情佳話。作品就截取了手帕這件代表那代鐵路人對愛情尊重的信物,作為形象符號鑲刻在露天廣場的臺階上,成為了社區精神情感的沉澱,永久訴説著那個年代的浪漫與柔情。
《鐵路三村號》,作者:張彬彬、劉思佳
此次展覽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是一次對公共藝術價值的深度挖掘與探討,這些作品能夠走進街頭巷尾,照進日常生活,成為連接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的橋梁。這也是第五屆長江上下:公共藝術行動計劃展覽為重慶市的公共藝術事業注入的新活力。同時也為藝術融入社區提供了一次有價值的探索案例。
(作者:劉鵬飛 攝影:劉鵬飛 文字資料和部分照片:四川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