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審美化的游離體驗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2-18 16:44:5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審美化的游離體驗

  杜曦雲

  韓峰的作品,乍看上去具有唯美的效果,但這種唯美又是冷灰而寂寥的。於是,繼續追問下去,我們發現他的作品遠不止于唯美。

  他的作品,以空曠而非向心的構圖為主,在這一個個名為“地鐵站”、“游泳池”“花房”的巨大而空曠空間中,每個物件都是渺小而離散化的。而且,他的作品並無統一的視點,空間、物件、視點都是隨意安置的,從而讓他的作品成為一個個碎片化的“世界”。個體在其中,也只是一個個渺小而特徵不明的生命體。

  由此,我們才意識到,韓峰其實畫的是他的都市經驗。他所經驗到的都市,是巨大而迷離的虛擬迷宮,複雜而流變不已,處於其間的個體,是渺小而離散化的,他們的都市存在體驗,是分裂而非統一的,窮其一生都無法窺見這個都市迷宮的全貌和實像。因此,他的作品中才呈現出如此碎片化的景觀,而這種景觀,正是韓峰眼中都市給人的實質印象。而且,因為複雜與流變,都市物象不是鮮活而實在的,而是恍惚與難以捉摸乃至把握的,於是,它們只能在他的畫中呈現為符號化的樣態,乃至他的繪畫空間都由符號化、碎片化的因素無邏輯地組合而成。這種無邏輯,正是韓峰所體驗到的都市邏輯。

  在都市迷宮中,個體是如此的渺小而軟弱,他們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由都市所生産和控制,但對於都市,他們連其全貌都難以窺見,更遑論把握。於是,他們只能以局部的視角和捉摸不定的體驗來感知、觸摸、幻想都市,産生碎片化的體驗和淡泊的情感(淡泊是因為無奈)。這種無奈,導致他的畫中沒有激情,也沒有變革衝動,只是平淡而微弱的情緒搏動,縱使在娛樂、休閒活動之中。

  但主體總是能找到自我平復的方式和渠道。在韓峰的作品中,他賦予這種都市體驗以審美意涵,這種意涵,是通過他發揮繪畫語言的本體力量來達到的。他精緻而微妙地控制著色域和筆痕,讓它們産生雅致的趣味而耐人尋味。如此,我們發現了都市中渺小個體們的心理自我調適方式,這種調適,與審美趣味相連接,在審美化的過程中,意義産生,快樂與慰籍也隨之而生。至於尋找意義的方式和渠道,則因人而異。

 

  杜曦雲:青年批評家、策展人

  曾在藝術學院執教,擔任北京《美術焦點》編輯,目前為北京《藝術時代》雜誌執行主編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Galerie Laurent Godin
· [專稿] “中德先鋒設計”系列活動IV
· [專稿] 李東霞個展
· [專稿] BCA藝術市集
· [專稿] 世界華人平面設計大賽特別賽友情提醒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