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試讀:金錢視角下的藝術價值

藝術中國 | 時間:2019-03-28 09:18:21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讀書>

當你身處一座博物館或者一場展覽裏,面對一件藝術品時,你通常會問自己兩個問題:我喜歡它嗎?它是由誰創作的?而當你移至拍賣室或者商業畫廊裏,面對一件藝術品時,你也會首先問自己這兩個問題。但緊接著,其他問題也來了,儘管它們通常而言不那麼高雅,比如,它值多少錢?在5年或10年後,它又會值多少錢?如果我把它挂在家裏的墻上,人們會怎麼看待我呢? 

這本類似于詞典的書將為人們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並揭示藝術品是怎樣被賦予經濟價值的。迄今為止,我已在藝術品行業工作了近40年,最開始我任職于佳士得拍賣行,之後有一段時間是一名獨立的藝術品交易商,而近些年來則一直在蘇富比拍賣行工作。這些經歷便成了我撰寫此書的理由,即在藝術的世界裏,用令人垂涎的細節一探藝術與金錢之間那種罪惡但奇妙的關係。 

  整本書分為五個部分,每一部分都分析了一種買家決定為一件藝術品支付不菲金額的因素。這些年來,藝術和藝術品世界的方方面面給我帶來無數的震撼,它滑稽有趣、富於啟迪、辛辣痛快、輝煌壯觀又荒謬可笑。在整個過程中,我踏上了一趟高度自我的旅程,並且恣意地將自己放縱其中。 

  本書第一部分審視了藝術家和他們的內心秘境。即,藝術品是由誰創作的。在藝術史的宏大進程裏,藝術家的身份和他受到的肯定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它對買家及其願為作品所支付價格的影響力不言而喻。但是,藝術家人生背後的故事,也同樣影響著我們對於他及其所創作的藝術的追慕,因為這呈現出一段由藝術創作的灼灼其華和夢幻神話所構成的亙古傳奇。以凡·高為例,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他作為表現主義的鼻祖,其歷史性意義和地位眾所週知;但于藏家而言,他身上還散發著一種悲劇式的浪漫氣息,而這將顯著地提升其作品的價值。 

  第二部分審視那些備受藝術品市場垂青的創作主題和風格。我喜歡它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會受個人偏好的影響,也會受到由於經久變遷而更兼收並蓄的藝術品味的影響。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都渴望從藝術品中看到似錦繁花之貌以及落英繽紛之靈。所以,藝術家筆下的世間萬物以及它們所呈現出的技法,對其後不同世代的人的追慕程度,以及它在當代的經濟價值的影響皆不盡相同。然而,在整個歷史的演變進程中,人們也會因循某種恒定而合理的原則,讓某些主題和風格有口皆碑,加冕為王。本書在這一部分試著分析其中的原因,併為21世紀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各種藝術品味提一些建議。這裡要提前做一個提醒:有時候,那些導致藝術品極度暢銷或乏人問津的因素是極其微妙的,但通常又極為簡單。 

  第三部分介紹那些不容小覷的價格決定因素,更詳細地探討我們何以對一幅畫如此地朝思暮想。什麼原因讓我們如此地渴望能擁有它?它為何能吸引崇拜者們蜂擁而至,並肯為它不惜任何代價乃至超越自身的能力範圍?當然,藝術品的品質總是與它的最終成交價格成正比,如果一件作品卓爾不群,則終將反映在它令人咋舌的價格上。在金字塔最頂端,優秀的作品與頂尖的作品之間的差異,常常令人錯愕不已。它們的價格呈現出巨大的落差,而我在這裡也將一反常態地為市場經濟辯護:從這個方面來看,市場這雙無形的手賦予了每種事物“合適”的價值。它辨認出最頂尖的作品,並將其與其他稀鬆平常的平庸作品斷然分離。 

  它是如何做的呢?眾所週知,確認藝術品的品質無比困難。人們通常會檢驗下列因素:作品的用色、構圖、完成度、情感影響力,以及它與自然和其他藝術品之間的關係。相反,有哪些因素會對藝術品的價格産生消極影響呢?它是否還處於未完成的狀態?它的顏色是否太晦暗了?它是否曾經被重度修復過?它所描畫的事物是否令人不快?或者一切本就是一場絕望的噩夢,即它被鑒定為贗品? 

  藝術家背後的故事影響著我們對其本人和作品的感知。同理,一件有形的藝術品背後的故事也同樣至關重要:它曾經被誰收藏過?它在哪展覽過?它曾經由哪位交易商經手?所以本書的第四部分審視了藝術品的出處。如果你從一位尊貴的私人收藏家那裏購得某件作品,那麼這個出處將提升它的價格,因為曾被聲名顯赫的藏家所擁有是品質的保證。保羅·梅隆(Paul Mellon)私人收藏的塞尚作品,遠比籍籍無名之士收藏的同類作品價值更高。同樣,對某些消息靈通的知情者來説,繪畫作品出處裏的某些名字會觸發人的警覺。 

  比如,有些名字指向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擄掠藝術品的交易商。除非有確切證據可以證明這件作品是從猶太藏家那裏用正當手段得來的,否則這些交易商的名字會使其價值急速下跌。它將永遠被人冷落和不齒。如果你的藏品曾經的主人名單中,納粹德國元帥戈林的名字也赫然在列,那即使他獲得此畫的途徑完全合法,這幅作品也將一文不值。 

  那麼一件藝術品的價值到底是多少呢?藝術品被不斷評估,並在歷經變遷的市場環境中多次易主。這個環境是諸多因素的産物,包括經濟、政治、文化、感性以及心理等因素。交易商和拍賣行的行銷方式,藏家的心血來潮,藝術評論家的反覆無常,博物館和電視前的大眾,以及他們獨特的野心和魄力,都影響著藝術品的身價。這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叫作市場風向標,審視了那些導致藝術品市場出現狂風暴雨和陽光普照的不同因素。 

  人們將經濟價值附加到一件藝術品之上,並非毫無爭議。但從總體上來看,我認為藝術品交易行使的是必要的職能,並非比其他一些受人尊重的商業機構更為低俗卑劣。它確實為我自己帶來了一場頗為有趣的生命歷程。我與諸多偉大的藝術品都有過非常親密的接觸,也有很大部分作品雖算不上偉大,但也讓我受益良多。我有幸遇見過諸多非同尋常以及非常富有的人,這本書正是我從他們那裏所習得的知識和經驗。而我在蘇富比也已經度過了二十載無比愉悅的時光。當然應該指出的是,書中所有的結論都是我個人的觀點,與我那飽經滄桑和磨難的僱主無關。 


《蘇富比的早餐》

目錄

編輯推薦

媒體評論

中文版序:用藝術延展文化的羽翼

精彩試讀:金錢視角下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