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試讀

藝術中國 | 時間:2016-04-28 11:06:46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讀書>

上海博物館藏中國歷代繪畫

“中國繪畫有著深厚的傳統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它是以毛筆、墨、絹紙為主要工具,以點線結構為主要表現手段的造型藝術。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了人物畫,戰國至秦漢是繪畫的成長期;魏晉南北朝時代,人物畫臻于成熟。唐宋時代,人物、山水畫全面興盛,在注重寫實的基礎上,創造出工筆重彩、水墨單色,潑墨、沒骨等表現技法,並演繹成各種具有典範意義的風格樣式。”

以上扼要地介紹了中國繪畫,也是上海博物館常規展覽所呈現的中國古代繪畫史線索。一方面,中國畫和西洋畫有何區別,中國畫如何從無到有,如何在歷代流變,值得探究。另一方面,時代發展與藝術發展並不同步。中國藝術的高峰未必在盛唐,明清以後也並非隨著社會衰落而破敗,這些都可從文物本身看到,因為文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譬如,元代異族統治取消科舉,切斷了讀書人的仕途,經濟也不發達,加之苛捐雜稅,無錫、蘇州等江南富裕人家紛紛背井離鄉。文人隱居,卻促使藝術發展,發端于宋代的文人畫在元代迎來高峰。又如,明清繪畫流派紛呈,藝術最為豐富,並非如人們想像藝術隨封建社會衰敗而衰敗。伴隨利瑪竇等傳教士一同進入帝國宮廷的,還有郎世寧等洋人畫家,他們對於中西繪畫交流與結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的陳列力圖讓觀眾了解中國繪畫的完整面貌。

上海博物館作為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主要展出的是中國古代的即1840年之前的藝術。書法、繪畫與陶瓷、青銅不同,所謂“紙壽千年,絹壽八百”,展品保存時間非常有限,再加上展出全是真跡,沒有複製品,所以採取幾套藏品輪換的辦法,每年定期更換三至四批文物,每期展示約140余件。

唐代以前的繪畫是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弱項,只有些冊頁,多與佛教有關。儘管繪畫有手卷、立軸、冊頁等多樣形制。不過,由於歷代戰亂,流傳下來的大型作品畢竟有限,冊頁因便於攜帶、保存,流傳較多。尤其是到兩宋又出現了幾位酷愛藝術的君王,他們扶植藝術,建立翰林圖畫院,如宋徽宗為了便於禦覽將圖裝成冊,每十幾件為一冊,大量冊頁因此流傳,兩宋畫風得以展現在今人面前。

這一時期的繪畫種類主要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等。宋代山水畫有北方(中原)畫、江南畫(董巨)之分;花鳥畫,尤其是宣和畫院的畫作是繪畫史上的明珠。

《高逸圖》是孫位存世的唯一真跡。據研究得知,此卷為《竹林七賢圖》殘卷,原作當比現存畫幅大一倍,所畫主題為“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的七位名士,此卷僅剩其中四人,經考證,從右至左分別為浩然灑脫的山濤、手持如意的王戎、捧杯回首的劉伶和揮動麈尾的阮籍。

人物席地而坐,每個人物之間以湖石、樹木、童僕做隔斷,這種圖式可追溯至南京出土的南朝畫像磚。換言之,此種竹林七賢的構圖並非孫位獨創,畫家的獨到之處在於對七位高士之“魏晉風度”的把握和呈現。整個絹本以工筆重彩繪成,人物以粗細一致的鐵線描描繪,根據人物動態形成洗練概括的形象,隨後又敷染以白粉,以塑造服裝絲綢的質感,從比較厚的粉質慢慢舒展開來,隨著人物動態形成凹凸感和運動感。畫面色彩異常豐富,歷經千年,依舊鮮艷燦爛。

中國畫最早成熟是人物畫,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所摘錄的 “謝赫六法”本是專講畫人物的,“氣韻生動”、“骨法用筆”、“轉移摹寫”、“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骨法以下都是具體的方法,皆由氣韻生動為統領。

所謂山水畫是從人物故事畫的背景中跳到前臺,後來才慢慢成熟的畫種。此畫中的湖石不是寫實而是有裝飾意味的。從湖石的勾勒形式來看,並非簡單的勾線而是皴擦,有陰暗面、有轉折,説明當時晚唐描繪石頭的筆墨皴法已相當成熟,生動再現了太湖石玲瓏通透的質感和孔洞的各異形態,為了防止重復和雷同,用筆變化萬端。這種奇石在當時的賞石文化中,屬於上檔次,值得欣賞的。如果我們仔細揣摩湖石的外形及其內在品質,會發現藝術家為了刻畫好這種山石,所花功夫並不亞於勾勒人物形象特徵和面貌。《高逸圖》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勾畫山石、樹木的技法在唐代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境地。

《琳瑯:上海博物館藏珍品導覽》

文章試讀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