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維尼的布蘭奇房間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07-10 14:18:00 | 文章來源:《嘉澤德魯奧》雜誌

讀書>

佈滿藤蔓和玫瑰的吉維尼克洛德·莫奈故居

1883年,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攜家人搬到吉維尼(Giverny),住進了一座佔地一公頃多的大宅院。十年後,畫家又對其進行了擴建,造就出睡蓮池塘。儘管對養花種草頗為在行,但身為畫家的莫奈首先關心的是將自家園林打造成一幅“自然天成”的畫作。他以在調色板上搭配顏色的方式設計著每一處樹叢花圃。今天,總園藝師詹姆斯·普萊斯特(James Priest)同樣悉心構思著每一塊空間的細微色彩變化,重現藝術家不同作品中的各種光線氛圍:4月以藍色和粉色為主,5月丁香與白色領銜,6月又換上玫瑰與淡紫,7月初則是紅粉的天下……花園的色調隨著季節不斷變化,呈現出印象派特有的細膩光影效果。

莫奈乘舟賞蓮畫蓮的身影已然遠去,只有小船依舊停靠在池塘之畔。在其泛舟創作的畫面中,景深變得模糊,對主體的描繪讓位給純粹色彩的揮灑。愛麗絲·蘭高(Alice Raingo)與恩內斯特·奧什德(Ernest Hoschedé)所生的幾個女兒在莫奈的熏陶下也對划船和垂釣興趣盎然。其中,二女兒布蘭奇更是在11歲時跟隨這位大師開始學畫。1882年夏天,布蘭奇跟著莫奈到海邊小城普爾維爾(Pourville)的田野采風,她一邊看管著畫家的工具,一邊在他身旁留下了同一片風景的寫生習作。莫奈在關注指點的同時並沒有加入過多影響,只是教導她仔細觀察自然並畫下眼中所見。15年後,布蘭奇嫁給了畫家的長子讓·莫奈(Jean Monet)。她一直堅持繪畫創作,留下了多幅以魯昂及其周邊地區風景為題材的畫作。1914 年,布蘭奇在丈夫去世後重新回到吉維尼,陪伴幾年前第二次喪妻的莫奈。肩負著繼女與兒媳的雙重身份,她出色地料理著家中的事務。為了讓繼父安心創作,布蘭奇將自己的畫筆放在一邊,專心照料莫奈的晚年生活,接待前來拜訪的賓客友人。其弟讓-皮埃爾·奧什德曾在回憶中提到,她甚至對畫家放多了胡椒的沙拉都讚不絕口。

經過修復的布蘭奇·奧什德-莫奈(Blanche HoschedéMonet,1865-1947)房間

2010 年以來,由莫奈基金會會長尤格·朗多爾夫·加爾(Hugues Randolph Gall)主持的故居修復工程給參觀者提供了更深入了解莫奈及其家人生活的機會。繼二樓左側的復原後,布蘭奇曾經居住的房間現在也整修一新。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曾將這位女子戲稱為“藍天使”,因為“她的靈魂中一定有著很多藍色,才平衡了克洛德·莫奈的褐色!”儘管沒有文獻資料,但于貝爾·勒·加爾(Hubert Le Gall)還是成功地完成了修繕工作,讓這個房間與故居的其他部分完美融為一體。他從維亞爾(Edouard Vuillard)的室內畫作中獲得靈感,以帶有日式花卉圖案的墻紙和窗簾作為裝飾,並配以輕盈的紗簾。

在研究過那個年代的家居品位之後,他選擇了當時在小資家庭中頗為流行的硬葉松傢具,並通過奧什德家族留下的一件路易-菲利普式獅爪腳抽屜櫃為房間增添了幾分舒適之感。在黑色大理石和白色釉陶壁爐一側的墻上挂著一幅名為《乾草堆,雪景》(Meule, effet de neige)的油畫,提醒人們布蘭奇也曾是一位藝術家。無論是吉維尼風景、諾曼底海濱還是厄爾河或塞納河兩岸的景致,其筆下的畫面在延續莫奈風格的同時,也以柔和而燦爛的光線處理體現出布蘭奇自己的藝術才華。房間窗戶正對著美麗的花園,甜美沁心的花香令人陶醉,而印象派風格的精髓則透過各種花卉絢麗豐富的色彩再一次綻放在人們的眼前。 Chantal Humber

 

《嘉澤德魯奧》7_8月合刊

藝術中的馬

中國在巴黎

埃德加·德加畫筆下的裸體人物

全球藝術市場主要數據

珠光寶氣摩納哥

吉維尼的布蘭奇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