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豐聯 苗先生近照 這次在香港又遇見了苗先生,和他聊起當代拍賣,他仍舊煙不離手,吸了一大口後,笑瞇瞇地説“不就這樣嗎?”我問他是不是經濟不好連累了藝術市場,他按滅煙,略微正經地説“這講法固然不錯,但沒如此單純……” 我倆聊了好一會兒,扯到價格,他説“現今價格高,純收藏的買家大多退席或暫停,這是個大問題”,他又點燃一支煙“其實價格高是市場形成的,大家認為該淘汰的已淘汰,該跌的也都跌了,目前高的只有更高,所以造成現在的狀況……”我有點聽不明白,請他再詳細説明,他笑了笑,“現在拍場上所謂精品或是被買家追捧的作品,動輒百萬、千萬甚至上億人民幣,純粹收藏的個體,如基本上只收不出或少出,如何長期負擔?就算能夠偶爾賣個幾件也就是了,你剛提到經濟環境,湊熱鬧的投機客早已不敢輕舉妄動了,倘是集體投資或機構收藏,財力雄厚,下手也比較謹慎吧?但講歸講,該成交的還是會成交,呵呵”。我聽明白後又問他一個老問題“那你的意思是否還是因為藝術買賣體制不建全,主力建設應放在第一手市場,如畫廊,做出價格把關的動作……”他回答“本應是,現在好的作品價格已上去了,而且時間太短,畫廊開支又不輕,你叫他們怎麼辦?你想要的東西錢不能少要,不想要的即使便宜你也不要”,他頓了頓,“這其實也是個問題,他們的説法是要培養藏家,新舊買家都要培養;講個故事給你聽,我認識一間台灣畫廊,老闆本身也收藏,你不買他的東西,他倒不硬銷,只不過他表示對你的心血收藏不以為然,覺得你該聽他的,甚至明説你收的東西都是垃圾……”我嚇了一跳“那豈不是説除了他的東西都是垃圾?”他嘿嘿兩聲“老實説是不是用垃圾倆字兒,我倒不很記得,但他會明白讓你知道你的收藏路線是錯誤的,不入流的;這也是個問題,收東西本來多少都有點主觀,尤其是長久在做收藏的人,誰沒下過工夫?誰沒有些經歷和一定的了解?公認的好作品沒話説,但收藏路線各有所選,不然傑夫昆斯類的藝術家再火也別碰了,所以一手市場把關、培養藏家要怎麼説呢?除非是剛入門的,你還可帶他走走……”我有點接不下話,反而他又説“你在市場看到大價錢的作品,尤其是港臺,往往一翻拍賣圖錄就那幾位,説句笑話,你開畫廊手上有哪幾位的作品,往拍場一送不流拍就掙錢,你進的有眼光的冷門貨“藏家”收,價格弄上去了皆大歡喜,上不去活該,反正你的開支也有譜了……” “照這麼説,只進不出玩收藏的,豈不是閉門造車,顧影自憐!”“言重了,各有各玩還沒那麼慘,玩收藏的人本就應用平常心待之,顧影自憐。洋洋得意都不必,只求自娛也不需娛人,拼了老命散盡家財何苦呢?所以你問我拍場、市場情況如何,我只能説大家都在衡量得失或各有目的,再講句玩笑話,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奇能,我怎有資格評論?不過話説回來,價格創新高又怎樣?下次又怎樣?精品賣了幾千萬,那這位藝術家如果這位藝術家不是精品的作品呢?” 他長長葉了口煙“小弟拙見倒認為當代由80年代左右開始講,無論‘傷痕’包括寫實作品、星星畫會,以至新潮、先鋒藝術家統統一起説,每人都有自己的貢獻,我們無需排斥這位那位,沒啥過時過氣、媚俗媚洋的,稱得上經典作,價格高些無妨,就算作品不突出,只要不是濫竽充數,價格不亂喊,做為收藏、自娛,一樣可捧場呀!但現在不是如此,過去紅過的藝術家,市場上認同價格的就那幾位,其他不是有價無市就是有市無價,相當混亂詭異,本來這個‘做’字兒就一直存在,歐美各國亦如是,但‘做’的既快又急,捧上去就追價,你不加入就是另類、玩票、瞎搞,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被你説的挺絕望地……”我看著他説。 他莞爾了“那倒不見得,我隨便發表謬論,講的是些怪狀況,並不能一竹竿打翻一船人,其實藏家也形形色色,藝術當商品玩是自己的選擇而已。我認識一位專收張大千、溥濡的藏家,有一回欣賞過他的藏品後,他對我認真地説:‘你出了我門兒,再見到的大千、溥濡作品就未必是真跡了……’我當時愣了愣,心想小時候父親帶我去這兩位前輩家串門子,拿到他們親手繪製的作品,説不得在這位藏家眼裏也都是贗品了,更有可能他認為我見到的這兩位名家大概是他人易容喬裝的,哈,哈!” 我被他逗樂了“你到底在説些什麼?” “胡言亂語,別介意!我倒想起一個老生常談,有人説玩收藏,初時被騙、中時騙自己、最後騙別人,大概就這麼回事兒吧!” 我也笑了“你講得亂七八糟,誰聽得懂?” 他呵呵連聲“我早就和您説了嘛,小弟連玩具、漫畫都收,不是收藏家是收藏者,是您老硬要拉著我談市場的……” 這一次我倆一起大笑,臨走時我回頭看看他,只見他又點了支煙,煙霧裏仿佛似笑非笑地在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