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李津:如何用豬鼻聞到人生的滋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10 14:42:04 | 出版社: 河北美術出版社

蘇童

秋色葉芬芳-宣紙-彩墨-2012

李津稱他走的道路,是一條家常主義的道路。

藝術家講究造型,很少有人像李津這樣,如此大大咧咧蹲下來,擺個隨意的蹲姿,告訴我們,我不擅長思考,我家常。

如果這不是一種閃避,便是一種承擔。在我看來,有一些承擔確實蹲著為宜。很多無畏或勇氣,也都是在某種閃避的姿勢中被識別出來的。

談論李津,有必要收攏那些所謂寬廣與深邃的口徑,把嘴巴變小,試著從創作出發,抵達創作本身.或者我們乾脆承認,李津的創作,難以尋找任何非家常的話題。我們只能誠實並且謹慎地探討,一個以傳統的中國筆墨為生的藝術家,今天如何經營他的筆墨。

盛宴--宣紙-彩墨--230×52cm--2012

“前人的筆墨是文化的積累,也是負擔。”李津在他的“家常主義”一文中曾經如此感嘆。很多藝術家其實都面臨同樣的困境,感恩中國畫偉大的歷史之光,被這光所籠罩,所滋養,卻不甘心做這光的奴隸,因此,他們面臨的功課,其實是如何卸除傳統的負擔,成為新時代的發光體。

李津的筆墨是去詩意化的,甚至是反智的。它們大多指向飲食男女,是倣日記,記錄私生活的流水賬,是穿衣服或不穿衣服的自畫像。他所謂的家常主義,貌似不屬於普羅大眾,是“我自己的家常”。 仔細看,李津所有作品中最精彩的,都是“我自己”的形象。很多時候,“我”與美女美食在一起,我不是在享樂,便是在去享樂的路上。我不在享受美色,便在享用美食,或者,食色一併享用。李津的作品中有隨心所欲的畫外音:食色即性!食色即生活!食色即主義!食色即藝術!怎麼樣?你們認為怎麼樣?這畫外音是淘氣的,放肆的,惡作劇風格的,但它也有宣言式的嚴肅和尖銳,充滿革命者的勇氣。細細分析,這其實是一張深思熟慮的路線圖,從“傳統”的肩頭跳下,鑽過“傳統”的胯下,從而繞過“傳統”龐大而沉重的身體。這條路線取少舍多,不要山水松林,不要漁翁牧童,不要花卉禽鳥,傳統規定的“詩意”必然是要被顛覆的,李津對水墨的革命,大概就是從所謂的“詩意”開始的。李津的水墨主題,其實是“我自己”。它是私人化的,紀實性的,更是鮮潤的,活色生香的,因為忠實于自己,自我貶抑,或自我炫耀,其色彩線條無比生動,會稍息,也會裸奔。李津是那種執意描繪氣味的畫家。食物的氣味,女人的氣味,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氣味,它們聞起來怎麼樣?你可以有自己的選項,無論有多少選項,我請大家注意,不要忽略那種“疲憊”的氣味。

盛宴--宣紙-彩墨--230×52cm--2012(2)

那種疲憊的氣味難以名狀,隱隱地讓人心動,或者,乾脆是讓人心酸。它從飲食男女歡樂或茫然的肉體上散發,穿越肉體本身,讓精神裸露,我們看到,肉體還在高歌,而精神睏倦了。這不是畫中男女的處境,也許恰恰是大眾的處境。現代人的肉體與精神,往往是分離的,這樣的分離,已經被大多數人所適應。不必強行為它辯護為它昇華,更不必為此哀悼,關注這樣的分離,其實是關注了自由。而自由,其實是“家常主義”的心理基礎和道德基礎,自由之所以稱之為自由,是因為自由的軌跡不分方向,從某種意義上説,所有藝術的軌跡,都是沿著自由的軌跡前行。

我總是被李津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倣豬鼻所吸引。不知為什麼,我不僅把它視為一個視覺符號,還願意把它理解為一個精緻的隱喻,揶揄的,自嘲的,還有一絲傲慢的幽默感:看吧,看我的鼻子,我用豬鼻聞到了人生的滋味。

盛宴--宣紙-彩墨--230×52cm--2012-(1)

 

下一頁李津·《可褻玩的世界》上一頁影像收藏已露尖尖角 畫廊與拍賣日益成熟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世界藝術》第11期
· 再訪孤獨收藏者
· 影像收藏已露尖尖角 畫廊與拍賣日益成熟
· 李津·《可褻玩的世界》
· 觀念與形式美感——南方的藝術創作
· 高士畫廊開幕首展“中堅勢力”
· 邊緣姿態與密閉方式——關於少番的繪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