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封閉式的互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29 11:16:24 |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

物理上的互動常常指身體上的向內開發與冒險,藝術家認為對於個人和自我研究得越徹底,就是對人類研究的徹底,在行為藝術上常常採取自閉式的方式,藝術家集中于自我內部世界的體驗,關掉一切雜念注視著“自我”深處的心靈活動。這種行為方式大有一種打開向內之眼的意思。如同藝術家對自己的獨白,觀察自己的內心,將心比心省視人生。正如尼采所説:“我已經看到詩人們已經轉變了,把目光轉向自己了。” 謝德慶的行為作品就具有典型的封閉內省的意境,他將自己關起來如同坐牢一年;每小時打次工卡,為期一年;在外流浪不進任何建築物一年;與他人綁在一起生活一年。

他規定行為的期限,嚴格執守,曆盡艱難,孤獨奮戰。這些作品都是封閉的經典之作,他的作品獲得他人的認同是通過口傳獲得的,他的互動是通過向內深挖而放出,再波及和影響到他人,他的作品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封閉式的行為有時會産生巨大的影響力,因為它是由己出發,探討人生極限,浮游於人性的海洋,由此反射出人類大眾的共同感受。維托•阿孔西(Vito Acconci)也在個人的身體上探索人類的奧秘與極限,他用牙咬身體,火燒體毛,不停地上下樓梯,甚至當眾手淫,這些都是在探索人的秉性,表現人類活動的極限。還有一種用錄影間接表達的行為作品,如《新媒體藝術》中所描述的,也有藝術家在工作室裏創作作品,並不直接安排自己與觀眾互動。“有時他們的行為在私人空間或是在工作室裏進行,用錄影記錄並不是直接表演,成為一種適於展示的作品(像繪畫和雕塑一樣)他們用身體創作過程的本身成了藝術。之後,錄影可以展現給‘別人’或觀眾。”

5大凡這類行為方式,藝術家多是在獨自的狀態下做的,或是很小的空間中完成,他們在進行這類行為創作時集中精力於自身,考量的只是內心自我深處的對話與互動,並不在意外部環境的反應,也不分散注意力去尋求現場觀眾的配合或響應。他們只注意行為的自我邏輯和發展進程,全神貫注地朝前邁進。

而人們的反應是後來的話題。藝術家的表現欲有時並不需要非得有人看到。有時面對自己如同面對整個人類,有時這種處境使作品具有一種嚴肅意味,神秘之感。每個人內心都深似大海,而人類就是無邊的海洋!每一個人如同江湖中的一滴水,滴滴匯入浩瀚的無垠的海洋。封閉式的行為表演,有時是限于當時的生活條件,比如北京東村藝術家們,大多在早期的作品中運用這一方式,因為條件的限制,別無選擇。由於貧窮他們只好以自己的身體為創作材料,也由於表演場地缺乏或需付租金,他們索性就在自己居住的陋室中表演,用封閉的行為方式展開與自己的對話,設身處地于現實生存狀態。請朋友或少數觀眾參觀,往往這類作品實驗性突出,現場感極強。北京東村正如當年紐約的東村一樣,行為活動蓬勃興旺。

封閉式的行為方法是易於操作的,可以不受外界限制,不分場合,隨意行動,甚至在嚴厲的環境下,也可以如願進行。在中國,十多年前,行為藝術是不被官方承認及允許的。同時,行為這種超前的藝術方式也不能被中國大眾接受,政府認為行為藝術是旁門左道,同歸於精神污染,堅決不予提倡,甚至受到打擊。儘管如此,行為藝術竟然在這樣的氣候下,破土發芽,茁壯成長。其原因是,當時大多數行為藝術家採用的是這類封閉式的行為表現方式,也就是“地下”行為,這種方法方便快捷,能安靜地進行,能隨時開展與停止,有時在警察或管理人員還沒有發現或是聞聲趕到之前,行為已經做完了。這類封閉式的行為操作形式,是藝術家最容易達成,也是最基本的一種行為藝術表達方式。

下一頁栗憲庭序:行為藝術很“近人情”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正文一
封閉式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