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之黃-好奇之藍”,展覽現場,2011 藝術家何岸之所以將這個展覽及其作品取名為“好奇之黃 好奇之藍”,是受瑞典導演維爾戈特·斯耶曼(Vilgot Sjöman)兩部電影的啟發——1967年的《我好奇(黃)》和1968年的《我好奇(藍)》——影片探索了當時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力比多(即性慾,一切本能的能力和慾望皆源於此)等問題,並引發了頗多爭議。何岸借鑒了這兩部電影的片名,創作出這一組饒有趣味又略顯頹廢的作品。與藝術家本人所構想甚或打算製作的作品相比,這四個作品在本質上更趨近於巴洛克風格。展覽揭示了美之浩劫和愚蠢的破壞所帶來的刺激。即便如此,作品依舊傳遞出某種資訊:對那些與藝術家相熟的人來説,他的創作衝動本質上是植根于一個固定的、已被廣泛認可的藝術實踐,也就是藝術家何岸的藝術實踐,是對遊走在創造和毀滅之間的抽象線條的賞玩,卻又刻意使兩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 “好奇之黃·好奇之藍”將形式感與非形式感、色塊與非色塊並置進而構成畫面主調,充滿一種畫意的美感。而在何岸的作品中,材料的使用很大程度上都利用了它們性質相近的特點,例如那些製作廣告牌的材料:塑膠、霓虹燈管、燈罩等,使作品中的中文字符具有一個實體形態和三維形狀。而在畫面中的非色塊部分,霓虹燈管被抽離出去,正氣地排列在了墻上,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這裡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創造,而是毀滅),通過這一扭曲的過程傳遞出藝術家兼文化藝術破壞者設想的一切——一根金屬條一直延伸到墻上排列著的燈管上,有效地將整個場景構造成一個膝蓋骨的模樣。 正對著這面墻的是另一個巨大的塊狀組成:一個因破損殘留下來的巨大招牌,外表已經變形破裂,這是陽光照射的結果還是大自然的一種懲罰?穿過物體表面的那些洞眼和刺穿的表面,可以瞥見內部的鋼結構,就好象經歷了一場可怖的車禍災難後的人體骨骼。這才是標題中“好奇”的真正內容:透過業已凋謝的外觀,依舊可以看出它曾經的壯觀和價值。在玻璃隔板分開的另一邊,有一件稍小的作品與之對峙,看上去完全像是一個崩潰了的求愛者在命運的支配下乞求著他的女人。對日本女優吉岡美穗(Miho Yoshioka)來説,作品的這一部分是專為她製造的一個名副其實的神龕,因為創作者何岸是她的忠實粉絲。仿佛為了印證這一點,一個藍色的太陽升了起來,高高地挂在那一溜砸碎了的白色霓虹燈管上方,與它作伴的還有一個朦朧的金黃色霓虹光環。由此,作品的中心位置落在了這個永恒的太陽上(這是日本人和20世紀的中國人共同擁有的一個民族象徵,也同樣出現在藝術家所參照的電影中,何岸也因此意識到導演所選擇的黃色和藍色也是瑞典國旗的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