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假定,所討論的公司正在為百老彙劇院製作一部演出作品。公司的目標就是,在價格—産量的最佳結合點下生産這件作品,以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此時“産量”等於已售出的座位數,也等於演出週期。這些可能的結合點都位於該公司演出的需求曲線上。 哪個點上的利潤是最大的呢?答案就是,公司應該選擇這樣的價格進行生産:在該價格水準下,最後售出的一單位産品所帶來的收益與生産該單位産品消耗的成本是相等的。從專業角度來講,它意味著産量應當在這樣的水準點上:多售出一張門票所獲得的邊際收益正好等於多為一名觀眾提供演出所耗費的邊際成本。 MC與MR曲線交于G點,該點上售出的座位數為Q1。我們可以看到,該點的産出實現了利潤最大化,推證如下:在G點左側,MR曲線位於MC曲線之上,意味著增加銷量所帶來的收益大於其耗費的成本,從而利潤是上升的;在G點右側,MC在MR曲線之上,意味著增加銷量帶來的成本高於利潤,從而利潤是下降的。因此G點的利潤是最大的。從G點向上垂直移動到需求曲線上,我們可以看到,在P1的價格水準下能夠售出Q1個座位,正如E點所示。因此,實現這一作品的利潤最大化的價格和産量分別為P1和Q1。 當産量為Q1時,每個座位的平均總成本為ATC1,如點H所示。從而每個座位的利潤為P1-ATC1,而總利潤為(P1-ATC1)Q1,或者為矩形P1EHATC1的面積。我們可以將表演作品稱為“成功的演出”。公眾對於門票的購買慾望非常強烈,以致需求曲線的位置遠高於ATC曲線,從而提供了一定數量的可能産出,使演出不僅能夠收回成本,同時還可以獲得利潤。如果公眾對演出的興趣非常淡,那麼在任何價格—産量結合水準上,需求曲線都會位於ATC曲線之下,我們將這種情況稱為“失敗的演出”,因為這時對於製作商來説,沒有一個價格水準能夠使其售出足夠多的門票,以達到收支相抵,更不用説盈利了。 表演藝術是經濟學家所稱的成本遞減産業的一個例子。當産量隨時間的增加不斷擴大時,每個座位的成本是不斷下降的,因為作品上演的固定成本會被數量越來越多的表演分攤。因此,在商業部門中,演出的週期越長,財務狀況就越好。(正如我們在下一節中,對非營利部門的類似成功情況進行的分析。) 我們在對百老彙劇目上演的分析表明,一旦演出場次低於Q1所代表的可售座位數量時,該劇目就會停止上演。然而,這一結論存在一個假設基礎,即在劇目的演出期間,其價格始終保持在單一水準上(或更實際一些,是保持在一定的價格幅度內)。事實上,製作商通過降價將演出週期在Q1的水準上加以延長,或許能夠賺取更多的利潤。當以P1的門票價格達到了Q1的産量時,該作品就收回了其固定成本,並取得了利潤。新增産量的追加成本僅為MC1。如果製造商在出售額外的座位時,能夠把價格降到P1以下,並使其保持在MC1以上,同樣可以獲得利潤。以“購買兩張門票即可享受半價”或其他價格優惠安排來延長演出週期,能夠賺取利潤。這是一種在一定時間段內的價格歧視。同其他形式的價格歧視一樣(例如,將飛機上的座位分為頭等艙和經濟艙,以收取不同的費用),這是根據觀眾的不同需求實行區別售票,從而增加公司利潤的一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