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生産力滯後與藝術的財務問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15 13:41:09 |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經濟學家和外行人都了解“經濟增長”指的是每單位資本帶來的産量增長,換句話説,它是指社會總産品增長快於總人口增長,從而使每人平均可獲得的産品和服務數量增加的一種令人愉快的情況。只有當一個國家的經濟持續産生這樣的增長時,其居民才能享受到生活標準的穩步提高。但怎樣才能使這種情況發生呢?答案就是生産力的提高。為了簡便,我們假設,隨著經濟的增長,工作周的長短和人口中工作人數的比例是保持不變的,這裡的經濟增長是指生産力方面的既定增長,它是經濟學家為每工時的産量增長所規定的名稱,將使每單位資本帶來的産出等量增長,從而也使生活水準産生提高。

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裏,美國經濟的生産力以每年2%~3%的比例遞增。參見WilliamJBaumol和WilliamGBowen,PerformingArts:TheEconomicDilemma(NewYork:TwentiethCenturyFund,1966年),第162頁。然而,各個行業之間的模式並不一致。尤其是與某些特定的服務行業,如教育、私人療養院、理髮店、汽車維修、美味佳肴的準備,以及——同本章目的相關的——現場表演藝術等進行比較,製造業中每位工人的産量上升速度更快。這些上面列舉的行業被稱為遭受“生産力滯後”的行業。或許聽起來這些行業的産量都不一樣,但它們都有一個制約著每工時産量增長的共同特點:

對於其中的任何一個行業來説,以機器代替勞動力是相當困難的,甚至可能是辦不到的,而每位工人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是生産力增加的重要源泉。

正如我們在本章中説明的,生産力趨勢中存在的行業間差異會産生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果:它們會引起單位成本趨勢在反方向上産生差異。與每工時的産量增長所帶來的商品成本的增長相比,由每工時産量增加所推動的服務成本的增長速度更加迅速,而在那些每工時産量幾乎沒有變化的部門,如教育或現場表演部門中,其服務成本的增長是最快的。有關現場表演藝術中生産力滯後性和成本遞增之間的聯繫,首次在鮑莫爾和鮑恩1966年的著名研究,《表演藝術:經濟的兩難問題》中得到了探討,標題中的“兩難問題”指的是,為表演藝術籌集資金將不可避免地面臨單位成本上升的情況。參見WilliamJBaumol和WilliamGBowen,PerformingArts:TheEconomicDilemma(NewYork:TwentiethCenturyFund,1966年),第162頁。特別是第7章。

下一頁關於生産力滯後的討論上一頁 《藝術文化經濟學》 第三部分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文化經濟學》 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