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魂兮不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7 10:35:32 |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住到什麼小村子裏去,大家玩玩吧。”記得魯迅先生説過這話,諒來當時他是針對戰鬥生涯中的退卻思想,或者是對這種思想的自嘲。但他確也很少能有閒暇到小村子裏去玩玩吧!我緣于自己的職業與工作,經常住到天南地北的小村子裏去覓食,探尋繪畫的素材,品嘗純樸之美。我寫過一篇短文《水鄉四鎮》即紹興的柯橋、蘇州的甪直、桐鄉的烏鎮及青浦的朱家角,寫她們水鄉之美的特色,其時尚不知天涯何處是周莊。1985年初發現了未通汽車的周莊,清淡、素雅、寧靜、居民寥寥,整個村鎮被湖水與外界隔離,仿佛水上桃花源。我住下來作畫十日,住在惟一的一家小旅店的木樓上,到幹部食堂搭夥,自己可買點新鮮魚蝦佐餐。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我這樣讚美過周莊。當時有人在河道上架了一座水泥平橋,在平橋上用鐵皮蓋了一個商店賣雜貨,煞他風景,橫斷了小橋流水的景觀,我為此在《中國旅遊報》發表了一篇《周莊眼中釘》的短文。短文引起旅遊局與周莊所屬昆山市的關注,他們覺察了周莊的旅遊價值,眼中釘水泥橋很快被拆除,周莊將改變命運,出閣迎外來遊人,誰知浣紗的西施日後竟被選入吳宮去。

今日周莊人山人海,野村成鬧市,節假日更勝廟會,遊人幾乎無插足之地。小街密集商店,大都是飯店與畫店,畫店裏滿挂小橋流水人家,小橋流水人家被出售,讓遊客攜走小橋流水人家,假橋假水假人家。周莊富了,我傍晚散步過的田野變成了新城,五光十色,燈紅酒綠,如果將這劇變的十餘年歲月壓縮成一夜的時光,這是一篇真實的聊齋故事。

旅遊豐富生活,增長知識,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不可相互替代。偏僻地區的人們要觀光大都市,都市裏的人卻愛山村與民居,如品菜肴,各有所好。美蘊藏于大自然中,或隱或顯,待有心人發現。佳山秀水,凡被有心人點明,便天下揚名而成旅遊勝地,似乎歷來如此。但今日一旦成了旅遊熱點,無論是風景搭臺或文化搭臺,必然是商業唱戲,遊人懷著享受回歸大自然的心態而來,卻往往落入商人陷阱,倒盡胃口而返。今年(200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假期,上黃山、華山等千萬旅遊者遭遇的無奈,不知該怨誰?中國確是旅遊資源豐富,如何開發,是一大課題,只怕未及規劃,已被捷足者破壞。有特色的地區,或以景色勝,或以文物勝,或以其蒼涼與質樸勝,各有精神,但一朝塗脂抹粉,精神被扼殺,魂兮不歸?

我于偶然中發現了張家界,介紹了張家界,今日張家界幾乎家喻戶曉,遊人如鯽,野山巒嶺也成鬧市。豈止張家界,大自然處處丰姿多彩,或驚險、或突兀、或清秀、或雋永……山水風物貴自己發現,自己體會,人云亦云聽導遊講解:這石頭像天狗,那水池藏神龜……顯然須提高旅遊的指導思想及導遊的素質,歸根結蒂應啟發旅遊者的審美觀。群眾的審美觀決定旅遊業的品質,誰迎合誰?誰的水準提高誰的水準?

2000年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足印 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