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湖南行(1)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7 10:31:47 |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春節,到一個朋友家吃飯,我帶去一瓶湖南特産的佳釀,潔白透亮的葫蘆瓷瓶,飄著兩條大紅的腰帶,確是喜洋洋的節日禮品。我那朋友是品酒的裏手,剛瞥見酒瓶,便驚喜起來:“呵!白沙液,多年未嘗到了,你哪搞來的?”

“我剛從湖南回來。”

“在北方住慣了,湖南的冬天不好過吧,室內無暖氣夠你凍的!”

“老皇曆,賓館裏的暖氣溫度可高呢,我在室內穿件毛衣都嫌熱,作起畫來緊張時只穿襯衣。”

“你就是這老脾氣,不顧身體。”

“五米多的油畫鋪開色調時能不緊張嗎!”

“什麼畫搞這麼大?”

“韶山,韶山畫得太多了,但總被處理成脫離真實環境的孤立的聖地,不夠親切。這回湘繡廠要繡巨幅湘繡韶山,送人民大會堂湖南廳陳列,省委邀請我到湖南去就是為了作這畫稿。”

“你又如何處理畫面的呢?”

“我表現的韶山衝是湖南各地常見的秀麗的山衝,轉過樹叢和一些住房才在竹林深處找到毛主席的舊居,那是毛主席的誕生處,也是中國千千萬萬農民的誕生處。中國多鳳凰,中國的鳳凰幾乎全部都是誕生在雞窩裏的!”

“你這構思似乎不壞,但畫面效果如何?”

“我這老王賣瓜不敢自誇,你幾個月後到人大會堂湖南廳去評論這件巨幅湘繡吧!如今湘繡廠的幾十位技師和工人們正分三班在日夜趕繡,我為他們工作的勝利祈禱!”

“那油畫原稿呢?”

“原稿就留在長沙了。”

“你就畫這一幅大畫?”

“不,任務完成後我去湘西寫生了一趟。”

“湘西!解放初期我在湘西住了兩年,我們部隊是去剿匪的,解放前湘西是土匪窩,這地方我可熟悉。”

我的話匣子打開了。抗日戰爭期間我也到過沅陵,湘西的土匪當時確是聞名的。這回我到鳳凰縣,人家帶我去看一棵剝皮樹,説是土霸王曾將不順從的無辜者綁在這樹上活活剝皮,我聽了還有些餘悸,有些噁心,很快就叫開車離開。歸途中正碰上成群成群盛裝的苗家姑娘去趕集,太美了,我請司機將車開得緩緩的,我一路細細欣賞她們,見到最出色的時候,便禁不住鼓起掌來,她們也會心地笑了,並指手劃腳品評我們的上海牌小汽車。我特別喜愛湖南的藍印花布,鳳凰縣還保留一家廠房,是“四人幫”倒後才恢復的。我去看了生産過程,看了現有的全部産品。産品品種還不豐富,主要是圖樣太老,太舊,太拘謹,而土印花布的特色應是粗獷與豪放。負責人説就是這些並不使我滿意的作品,外貿部門已大量訂購,生産供不應求呢!這裡是畫家黃永玉的家鄉,永玉去年回來用大寫意的手筆畫了四塊土印花布,帶到廣州被國際友人用一輛汽車作代價換去了,這輛汽車正在鳳凰縣裏為四化賓士!我聽了這件事感到很欣羨,丹青能為故鄉、為祖國貢獻力量,這是畫家們最美麗的夢!

有火車,有公路汽車,處處穿山洞,時時過大橋,交通已較方便,昔日的土匪窩今天已是直達長沙和貴陽的通途了。搜盡奇峰打草稿,我利用小汽車尋到了大庸縣的張家界林場。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這張家界林場確是失落在湖南的一顆風景明珠。這裡峰巒陡起,連綿數十里,沿著曲曲彎彎的溪流,兩岸石峰石壁奇突驚險,比桂林更密集,比黃山更粗野,林間猴子成群,攀在高高的樹頂向你搖晃示威!林場的人們談起遇見的各種珍禽異獸、虎豹毒蛇時也如敘述家常,特別提到有一種背水雞,胸前長個口袋,下到溪邊背水上山以飲幼禽。人們都説這裡是旅遊的處女地,湖南電影製片廠已寫出拍攝的初稿,計劃今年開拍。有的領導説要在此蓋一批高級洋樓作賓館,我不以為然,不如利用當地豐富的竹木建造些簡樸、清潔又舒適的茅屋別墅,不破壞山林的自然野趣。旅遊的外賓並不都愛洋樓吧,當年路易十六的皇后瑪利·安東娃內脫住膩了宮廷,偏要住到凡爾賽行宮附近特地為她設計的一幢茅樓裏。

從湘西回到長沙,我的老伴也從北京到了長沙。她是湖南人,人們邀請她來看看別了40餘年的故鄉,我們一同回到她的誕生地郴州。我們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兵荒馬亂中相識于重慶的,我這老女婿這回也是第一次去訪問她的老家,腦際頗浮起一些美麗的浪漫色彩。然而,郴州一切都變了,到處是新房子,她什麼也認不出了,舊居的地址也弄不清了,真煞風景!最後總算找到了她當年唸書的小學,老師們熱情地接待我們,孩子們圍攏來,我指著鬢色斑斑的老伴給孩子們介紹:“她是你們的同學,你們的老大姐啊!”大家都樂開了!

過衡山,我們登上南嶽,祝融峰是最近才開放的。聽説在“四人幫”期間,有位老太太爬到了祝融峰腳下,要上去燒香,可就是不許她上去,她坐在地上不肯離去,給她食物她不吃,就是不走……聽了這故事,我們感到上祝融峰太難得了,可惜這天大霧,不僅看不到日出,連山勢樹影都在朦朧飄忽中,只見近處松柏上挂滿冰花,仿佛林海雪原,是罕見的南方的北國風光!

老友聽得有些入神,不再插嘴了,他一面打開了白沙液,芬芳立即瀰漫了斗室。

80年代

下一頁竹海行(1)
上一頁我和張家界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足印 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