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風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7 09:31:57 |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風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見。

黃山以松為眼目,這些瘦骨嶙峋的松,虬曲多姿,是自幼餓成了這般模樣,因長在石隙中,靠些許泥土活命,是生命的掙扎繪就了畫家和攝影師們的傑作,顯示了獨特的風格。頤和園後山的許多松粗壯碩大,有的直直地衝向雲霄,沃土培育了軀體的豐盈與姿勢的舒坦。藝術的成長有如松柏,作者的心路歷程決定作品的定位。園林裏,技工將盆栽的松彎曲變形,倣虬松姿勢,製造假風格。滿足於欣賞假風格的觀眾還是不少。至於藝術創作者,不少人想一夜成名,緣此,製造、標榜風格者比比皆是。

人愛美,美人難得,“禦宇多年求不得”,但楊貴妃真的美嗎,我不敢相信李隆基的審美品位。白居易也未見過楊玉環,又無相片,他説六宮粉黛無顏色只是文學的誇張。今天的審美標準向明星傾斜,許多年輕女性去動手術做人造美女,追逐星們的外貌。有一對夫婦因女方沉湎于做美女手術而離婚了。女的本來並不醜,卻一次次,從臉、胸、腹到臀部不斷地改造,花掉了家庭的所有積蓄。離婚的原因不僅僅由於錢,夫君説:同一個處處是人造的女人睡在同床,實在難於承受。我住的小區裏,常見一位五十多歲的婦女,頭髮黑中間白,黑白交錯,呈深灰色,具滄桑感,很美。但有一天見她的頭髮全染成了烏黑烏黑,像戴了一頂過於濃黑的帽,不協調,醜了!我並非有意反對染發及適度的整容,只是看到美醜不辨,美盲要比文盲多,不無悵然。人之美,外貌與內在素質不可分,美,體現于風格。

古典派與浪漫派之形成,有其時代背景,在藝術觀念與表現手法上,彼此相異,且敵對,完全屬兩類風格。而各類風格中卻淡化了個人風格。印象派和立體派,都緣于發現了新視覺,形成新觀念,於是創造了全新的繪畫樣式。因各派中的成員彼此所見略同,畫面效果大致接近,各自的風格也就被籠罩在“派”的風格面貌中。印象派畫家除個別人外,當時都很窮,並無拉幫結派之初衷,更何況,畫根本賣不掉,“印象主義”是被嘲笑的貶辭。這些畫家確是一群醉心於繪畫創造的善男信女。

隨著時代的進展,人們更重視個性,個人風格,“派”已退隱于歷史的深處。其實,許多派,或以地域為劃分,如威尼斯派、佛羅倫薩派、巴比松派,中國的南宗、北派、吳派、浙派,或以其地位識別的如學院派、在野派等等,大都係後人為之歸納的。當某派輝煌時,自然不少人投其麾下,沾其光。因之,當單獨力量掀不起波濤,也便有合力相聚,人造出一種標誌式的“派”來張揚,以便打開一條生路。要生存,為生存而發展,無可厚非,只是,既要以派標榜,則個人風格便受到制約,矛盾了。

人重人品,首先須真誠。藝術作品的價值寓于真情實感。創作出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固然須具備才華、功力、經歷、素養等等諸多因素,但其出發點,必然是:真情。具備這些複雜而艱難條件的作者不多,故真正傑出的作品稀有,古、今、中、外,均不例外。正如外貌之美醜聯繫著內在的品位,風格之誕生緣于情感之赤誠。虛情假意與裝腔作勢,絕對偽造不出風格來。

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者安德魯説:“藝術創造不是追尋源頭,而是探索未知。”我很同意他這一觀點,畢加索也説:“創作時如同從高處往下跳,頭先著地或腳先著地,事先並無把握。”所以自己無從事先設計自己的風格。

風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見。

載《人民日報》2004年2月16日

下一頁造型藝術離不開對人體美的研究(1)上一頁背影風格 第五部分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背影風格 第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