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穿越中國 - 構建共同體” | 線索與節點:從黟縣百工到碧山工銷社

“穿越中國 - 構建共同體” | 線索與節點:從黟縣百工到碧山工銷社

時間:   2018-06-01 09:39:50    |   來源:    碧山雜誌書
展訊 >

-碧山工銷社緣起 -

2017年5月,由劉慶元策劃的“物是人為:考工、立異與斜出”在廣東美術館展出,我和顧青(注)的作品“線索與節點:從黟縣百工到碧山工銷社”參展,對應其中的“考工”,即“對中國傳統文化、生活方式和在地個案的研究以及建設”。“線索與節點”以時間為軸線梳理、還原出的工作過程,從中可以延伸出一個似乎無法做出明確回答的問題:中國的鄉村建設這條路該如何走?藝術應該如何介入鄉村建設?在碧山的種種實踐之中,我們意識到百工的復興是鄉村工作整個系統中的一個關鍵環節,百工是鄉村建設的最佳切入口之一。

線索與節點:從黟縣百工到碧山工銷社

廣東美術館現場,2017年5月

《黟縣百工》

《黟縣百工》輯佚別冊

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我帶領10多位安徽大學的學生歷時兩年多,經過近10次田野尋訪,紀錄下90項安徽省黟縣的民間手工藝(百工)。2014年6月,《黟縣百工》由金城出版社出版。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裏,黟縣百工項目參加了包括第15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在內的數次國內外展覽。從百工的調研、出版到展覽,被我視為中國民間工藝復興的最基礎的工作,出版和展覽屬於傳播範疇,通過傳播搭建橋梁,勾連起設計師與手藝人,提出設計和工藝改進的理念,以及在地化等問題,實現價值的融會與轉換。這在《黟縣百工》序言中,我就有提及。也就是説,碧山工銷社的落地,本就是2011年黟縣百工調研伊始的應有之意,每一步都是之前的預設,這也是我在貴州的茅貢計劃中提到的,關於鄉建的三個生産中的第一項——所謂的空間生産。這便是碧山工銷社的緣起。

黟縣百工在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國家館

碧山工銷社前門

碧山工銷社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陽鎮碧山村,原址為建於1964年的碧山供銷社,同時也是村祠堂——尚義堂的遺址。2015年5月,我的合作夥伴上海漢室設計管理機構正式租賃下這個供銷社,並改名為“碧山工銷社”,希望能以“百工十條”為理念,保留、並激活這座擁有60多年曆史的供銷社在碧山當代鄉村生活中的可持續性的經濟、文化和社會功能。

碧山工銷社前店

碧山工銷社正面透視圖

碧山工銷社側面透視圖

碧山工銷社的改造由上海漢室設計管理機構的沈潤設計,佈局為前店後坊,除了彰顯“百工”主題外,我們還將其定位為“碧山村的會客廳”。施工由碧山本地工匠——黟縣能工巧匠古建公司完成,前後歷時18個月。在工銷社臨街風貌的改造上,我們採取了最少干預原則,門臉和外墻依然保留歷史的原貌和記憶,導視系統的標牌採用鋁材和木質,設計內容則用傳統書法的形式,尺度和比例以低調內斂為原則。前店地面因毀損嚴重,則採用了傳統水磨石工藝。櫃檯、櫥窗和天花板全部保留,清洗乾淨,一一整修。為了保證展示效果,原貨櫃的玻璃隔板改為上漆木隔板,並裝設燈帶。前廳放置了兩張八仙桌、若干條凳,並備有免費茶水,供村民歇息聊天,以示“會客廳”之意。前店的改造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來的面貌,並通過燈光的精心設計進行了較強的視覺優化。整個改造下來,傳統供銷社的神韻與之前相比不僅毫不遜色,相反有很大的提升,幾代人的歷史記憶也因之得以延續。正面貨櫃陳設民間工藝品、設計師作品、無公害農産品以及工銷社研發、包裝、推薦的本地産品;左側布櫃擺設的是“樂與永續”品牌的植物染系列布品和崇明土布系列産品;右側貨櫃保留原供銷社功能,依舊服務於柴米油鹽等鄉村日用,並對商品進行篩選,拒絕低劣、山寨産品,售賣、推介並支援開發無公害及環保産品。前店還計劃設有便民服務功能——便民服務站,我們希望在此為村民提供物流轉机、電信等服務。在我看來,為社區服務,為村民服務是我們在鄉村工作的第一要義。

導視系統

《百工01》

食品包裝

碧山佳器

碧山精釀

“樂與永續”&“漢聲巷”系列産品

既為滿足功能所需,又為獲得自然與人文交匯的景觀,在不改變原供銷社主體建築高度的基礎上,設計師創造性地把前店的後半部分平剖出兩層空間,一層為休息區,二層為設計師工作室。工作室兩端空間則安排了數小間住宿功能。從二層的回廊往北望去,近景,由俯瞰處的院落朝上,過渡到橫豎數幢參差高低的兩披檐黛瓦屋頂;中景兩幢高大的徽派民居,赫然矗立,氣勢儼然;遠景則見碧山常臥,仿佛可聽枧溪奔流。從新舊建築到自然山體,風貌融為一體,層次豐富,比例恰當,渾然天成。穿過聯結前店和休息區的小門,可望見100多平米的內院,便於在此棲居的人們輕易到達戶外順暢呼吸。內院左右便是後坊,改造則依據功能需求,並協調周邊景觀環境。金工工坊、木工工坊、織染工坊、柴窯、陶瓷工坊分列兩邊,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形成一個平衡的體系。其中木工工坊因為層高較高,辟有二層,與設計師工作室通過回廊相連,作為收藏民間手工藝相關書籍的百工書屋。院落正前方的平房原為供銷社的員工宿舍,內凹的正立面被改造成往外延伸的一個戲臺空間,戲臺兩旁的墻面特意留下左右對稱的鏤空窗欞,全部由“工”字組成,巧妙地對應了“百工”主題。戲臺後置一小型展示空間,與工坊、院落和前店一起形成前店後坊的四合院式的複合建築群體,集各類演出、百工體驗、藝術展示、文化交流功能為一體。 

浙江青田某鄉村戲臺的老匾額:山水清音

浙江青田某鄉村戲臺附近墻面上的手書:共振村聲

戲臺

生活空間

陶瓷工坊

設計師工作室

百工書屋

客房

綜合以上,碧山工銷社所設的各個功能空間,包括並不限于《百工》雜誌書社、百工書屋、設計師駐社、講習所、百工坊、柴窯、百工店、展廳等,形成了以“百工”為主題的自調研出版、講習交流、工坊體驗至百工産品的設計、研發、銷售與展示的立體全感式體驗。體驗者不僅是有外來遊客,還包括入駐設計師、當地手工藝人,乃至工銷社的經營管理者。在未來的日子裏,碧山工銷社將不懈于探索“百工”新生之路,秉承服務之心,貫徹“良品良生”的製作與消費理念,引導可持續的鄉村生活。

-百工十條 - 

一、傳統家園

尋找重返傳統家園之路。

二、服務社區

立足社區,結合實際需求,利用團隊優勢提供服務。

三、地域印記

尋找發現具有鄉土或民族等地域印記的産品。

四、百工習得

提升消費者對民間工藝的認知與理解。

五、日用之道

堅持只做日用産品,不做奢侈品。

六、當代美學

産品設計既有本土關懷,又要具備國際視野,源自傳統但不失當代感。

七、環境友好

不給自然環境造成污染,不過度消耗自然資源,不過度生産和消費。

八、聯結城鄉

促進生産者之間、消費者之間、生産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和社群營建,勾連城市和鄉村的物質及精神需求。

九、公平貿易

符合公平貿易的各項準則。

十、良品良工

符合相關品質標準體系,追求工藝細節,體現匠人精神。

2017年7月28日于碧山村

注:

顧青,生活在上海的前媒體人,獨立策展人。碧山工銷社開幕展“早春二月”策展人。

本文原載于《建築技藝》2017年第8期

-碧山工銷社在威尼斯 -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平行展中國城市館碧山工銷社展出現場:

相關文章

“穿越中國 - 構建共同體” | 線索與節點:從黟縣百工到碧山工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