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似曾相識–藝術家聯展

似曾相識–藝術家聯展

時間:   2017-07-04 14:46:00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展期:2017年6月28日 -7月18日

開幕:2017年6月27日下午18-21時

主辦:Franc Gallery1654 Franklin St. Vancouver, B.C.V5L1P4

www.francgallery.com 

T:604.4284248 

E: info@francgallery.com

策劃:黃晨 Sen Wong 

參展藝術家:郭夢垚 /何癸銳 /梁言康 /謝淑婷/簡婉聿/ Seema Mehra

展覽現場

Franc Gallery畫廊將於6月28日到7月18日推出《似曾相識 -藝術家聯展》,介紹六位分別來自本地和其他地區的當代華裔藝術家的作品。他們是郭夢垚 /何癸銳 /梁言康/謝淑婷/簡婉聿/ Seema Mehra。本展覽由 Frank Gallery畫廊主辦,黃晨策劃,地點在1654 Franklin St.Vancouver,B.C.Canada。展覽開幕式在6月27日下午六時,歡迎蒞臨交流。展出作品包括架上繪畫;雕塑;版畫;水墨紙本雕刻和陶瓷;裝置。

在全球一體化概念的影響下,社會需要一種融合衝突平衡對抗的媒介來相互融合。東方文化長期以來對世界文化交流的影響上,産生著融和;對立;昇華和凝聚等作用。藝術家們從生活經歷中激發了與區域文化傳播和知識融合的最高價值觀,為後殖民地社會形成帶來新穎的文化氛圍。本該展覽介紹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當代藝術家,透過作品表現出各自經歷過的東西方交匯的豐富生活經驗,他們在各自的藝術實踐過程中,表現出文化的內在強大動力,他們在面對著外界現實社會衝擊的同時,繼續對傳統文化作出回應。作品各自描繪了衝突與和諧,平衡和對立,同時在精神層面上超越了政治界限,直接與人類的內心進行交流。

郭夢垚屬於新生代藝術家之一,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係,曾經留學英國。她一直對三角形十分著迷,三角構成是她作品中的唯一符號。她用作品對理性的持續探索也體現出她作為年輕藝術家的冒險精神。她在作品中,三角形構成矩形時會形成兩個朝向,藝術家將相近色調整齊排列在相同朝向的三角形中,從而産生一種視覺衝突與錯覺。同時,為了保持整體色彩的統一,藝術家在局部上色之前已用顏料在畫布定出冷暖色調,這也使作品完成之後的色彩和整體效果更加豐富飽滿。

何癸銳是一位活躍的女性藝術家,她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參與多次海內外當代藝術展,獲得國內外的關注。她的畫很靜,互不可分。她把人;畫和自然融于一冪,無論是思是悟或是觀的哪一個過程中都與宇宙的真理相碰撞,相融合,最後産生相互開啟的因果。

梁言康的鑄銅雕塑作品帶著“迷失;失重;不確定;錯位”等感受。他早年移居荷蘭,他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了二十多年,文化身份的懸空所産生的問題和影響都是新舊移民常見的現象。他選擇以間接的;沉靜的,以自省式修行般的方式表達他的藝術。他版畫專業畢業,在荷蘭以畫油畫為主。雕塑形式的創造成為他是他喜歡的創作形式之一。他認為通過特定的造型能滿足藝術家自身對這種感覺的訴求從而轉換成另一種力量,達到心靈撫慰。他選擇把自己認為人體自身有可能産生表情的東西要精確的去掉,儘量還原身體的本質。

謝淑婷現居香港,畢業于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多次參加巴塞爾國際藝術展,並曾應路易威登的藝術項目邀請在其香港旗艦店藝術空間呈獻《時間旅人》藝術展。曾參加2006年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MOCAEnvisage。並獲頒香港藝術雙年展獎。Sara Tse的瓷器雕塑是她生命的記錄,本次展出她的陶瓷系列“ClayPlay”II以母性為主題,以一個母親的身份講故事,像在相框中捕獲的珍貴回憶一樣,重建遺忘的童年時和為人母親的故事,刻畫對生命印記的懷念。

Seema Mehra在溫哥華和孟買之間居住和工作。她的作品“採集植物種子”系列貌似素描而別具有特殊意味,作品持續延伸探索的是全球各地自然界環境與社會發展之間日益擴張的距離。她作為一位移民來到加拿大溫哥華,她選擇暫居在環繞著許多被鋸下來的老式樹樁的景觀周圍,和精心修葺的斯坦利公園旁邊,她到這裡安“家”。在這樣的場景,她質疑著她自己對“家”概念的定義及其非物質和物質文化的重新理解。

簡婉聿是出生於台灣的加拿大人,她在卑詩大學畢業後在美國深造後定居溫哥華。她認為自己是一個典型的東西文化的混合體。成長過程中在學習和體驗西方和東方文化,她在作品中試圖揭露生活經驗與文化誤解之間的差距。在這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她關注多元文化主義的定義,並決定成為連接兩個領土的信使,為文化交流而發揮作用。她的作品具有從跨文化的角度探索廣義的文化定型觀念的使命感。由於她長期對東西方兩種文化的一定的理解,讓她産生了特別的興趣,為典型的誤解提供一個轉換的解讀。她在生活中尋找將東西方兩種文化融為新整體的可能性,務求塑造兩種文化融合一起的觀念,採用複合詞“中英文”來詮釋她的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