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連杰 崑崙神山圖 2010年 136×68cm
鄭連杰 ZHENG,lianjie 獨立藝術家
1962年出生於北京 ,是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國際藝術家之一,非官方學院派的代表人物,現工作居住在紐約和北京。
十幾歲受父親影響學習書法、詩詞,近三十年耒潛心探索水墨、書法藝術。
藝術創作形式包括:行為、錄影、裝置、雕塑、觀念攝影公共景觀藝術等。
80年代初在故宮博物院3年間臨摹學習歷代傳統繪畫。
1986年,鄭連杰創立北京最早的美術學校之一 “北京大地書畫藝術學校”。
1992年水墨畫《東方之舞》獲得南韓第九屆國際美術大獎展金獎,南韓美術家協會專程于北京天倫王朝飯店為其舉辦隆重頒獎儀式。
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頭版專訪文章等,介紹鄭連杰藝術成就,稱讚他是在中韓建交前開啟兩國民間文化藝術交流的第一位中國藝術家。
八十年代中鄭連杰開始從事當代實驗水墨的創作,寫生遊歷萬里山川。曾參與北京圓明園藝術家村所展開的八十年代末新文化群體,以批判顛覆保守的視覺藝術語言,追求獨立的個人藝術風格著稱。90年代初他曾提出:“前衛藝術應是一把鋒利的劍,是一束悲泣的花”。80年代末開始轉向行為、裝置藝術的實驗——是最早以行為藝術結合地理環境使用身體創作的藝術家之一。
早期代表作品有:
1989年1994年1995年間《天安門》、《海上日記》、《搖滾敘事》、《風雨西山》、《春》、《黑雨》、《死亡之舞》系列等當代水墨作品。
1989年裝置作品《為忘卻的時間》。
1989年至1993年在長達三年期間數十余次以“紀念兩個德國統一”為主題在野長城廢墟中拓印創作長城墻體“墻”系列水墨藝術作品。
1990年在司馬臺長城創作行為攝影作品《在灰色的風中沐浴》。
1993年秋創作“大爆炸---捆紮丟失的靈魂”長城系列。這件融入了大地、 裝置、 行為藝術風格于一體的作品是當時鄭連杰動用了長城腳下一個村莊裏的農民和大學生,有上百人次參與了這項浩大的藝術工程,鄭連杰和他的小組成員用17天居住在長城上,以勞動娛樂為一體,像原始的宗教祭奠一樣傳達他們對自然的崇敬,以歷史關注現實社會,用行為地景藝術的語言演釋靈魂的創傷。
鄭連杰這件被海內外媒體、藝術史評稱為具有史詩般整體規模宏大的長城系列,是90年代當代藝術最具震撼力的代表性作品,它推動、影響了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進成,深具歷史意義,因此享譽國際 。
1996年移居美國紐約的鄭連杰,在堅持當代實驗水墨創作的同時,仍延續他一貫堅持的、以身體作為表達形式,思考個人與社會在不同的文化場景中所面對的心理挑戰。
主要作品有:
行為藝術《零度紐約》(1998年 紐約)、《家族歲月》(2000年 北京)、《漂流餐桌》(2001年 北京)、《X-光片》(1999年紐約)以及911之後創作至今的《美國荒地》系列行為藝術。
水墨系列作品《後世紀》、《紐約往事》,為紀念911事件創作的《城市廢墟》、《零度風景》等。
行為錄影作品紐約三部曲:1997年《軍服》、2001年《蘋果》、2003年《紐約的臉》。
2004年至2008年鄭連杰每年一次回到中國,朝聖道教名山-華山,與在此結緣的道士一同生活,蒙養山川之靈。
2006年創作《華山計劃-山頌》、《華山計劃-雪》行為錄影、和以華山為主題的水墨系列作品及攝影作品。
2004年-2007年《華山經》系列攝影作品。
公共藝術作品;紐約“上海鼎餐廰”,紐約百年舞廳“玫瑰的地方”。
近年來他的藝術創作以中國道學,崇尚自然美學的現代思想為一體,關注生存與生命的感受,重構視覺藝術內在神性的精神。以此理念跨越在不同種族、區域、國家的展出、演講及創作公共景觀藝術。十餘年耒,鄭連杰受邀在“哈佛、哥倫比亞”等大學舉辦演講和展覽傳授中國文化及其個人藝術。《紐約時報》、《美國藝術》《朝日新聞》等國際著名媒體曾多次介紹他的創作歷程.。其作品為海內外重要美術館、博物館、大學及私人機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