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東個展“因地制宜”在威尼斯開幕,本次展覽由傑羅姆·桑斯(Jerome Sans)擔任策展人,是劉小東于過去10年行走在中國、泰國、古巴、以色列、義大利等世界各地所見、所想、所繪的縮影,也是他的藝術實踐在歐洲首次全方位的呈現。劉小東,出生於1963 年,現生活、工作于北京。劉小東的作品聚焦日常生活,在他的畫作中,家人和朋友的形象被放置在諸如吃飯、逗樂、遊戲等日常情景中。在1990 年代,劉小東作為中國新現實主義風格的代表被廣泛認可,被認為是中國近二十年中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
藝術家劉曉東
Q:為何將展覽命名為“因地制宜”?
A:展覽的英文名是“Painting as Shooting”。英文中的“shooting”有很多含義,比如開槍,拍照等等,很難翻譯。但是我覺得它的意思特別好——把繪畫當成一種行動。所以最終還是從我對自己的這種繪畫行為最根本的理解出發:去哪兒,到那個地方,根據什麼樣的條件完成作品。“因地制宜”大概的意思就有了,但是可能沒有英文名那麼有力。
Q:“因地制宜”主要展覽哪些作品?
A:這次主要是從我2006年以來的作品中挑出10個項目作為主展,大概按照時間順序串聯起來,像是一個近十年來的回顧展吧。大概算來應該有14件大型作品,另外還有至少10件小的油畫,包括為了新畫的2件很小的油畫,叫“北京霧霾”。
《北京霧霾No.1》,布面油畫,33cm x 38cm,2015年
Q:你近年來的每個項目幾乎都包含紀錄片拍攝,包括你的寫作和素描、攝影作品也都有出版或展覽。為何會形成這種“項目式”的工作模式?
A:我覺得把每一天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蠻有意思的。因為,的確,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兩個月是很無聊的。你認識的人也都只是工作關係,比如當地的接待,所以有很多的時間。我也不能整天看著天花板啊,我就把這些天所想、所看的記錄下來。紀錄片可以算是對我繪畫的一種延伸,繪畫背後的故事,社會的生活等等題材(表現出來),就更豐富。
我覺得去一個地方生活兩個月和去那兒一兩天拍個照片,意義是不同的。你得努力的將自己變成當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能使思維更加開闊,多角度地思考自己和這個社會。因為繪畫它也有慣性,任何職業都會有它的慣性,有它自以為是的角度,自以為是的美學觀點。多去一些地方是會(使這種慣性)失控、失靈的。我覺得這種矯正會給一個人帶來一點活力和新鮮感。繪畫,也是挺不容易的事兒。
《出北川》,布面油畫,300cm x 400cm,2010年
Q:聽起來很像是駐地,或是“自我放逐”。
A:對,“自我駐地”。我只是不需要那麼好的條件。駐地都是跟藝術家混,我不喜歡,我的團隊都是工人。我喜歡跟“無産階級”打交道。避開所有人,偷偷扎到哪兒,就幾個工人圍繞著我。(笑)晚上鬥鬥地主,喝喝酒,陪他們玩兒一會兒,我再寫會兒日記,我睡得比較晚。
劉小東在青海的“移動工作室”(2007年)
Q:你最喜歡畫的還是人?
A:對。人物畫,從小就覺得它是最高的領域。畫好人物畫,它是一個文脈,難度最高的文脈,有點像文學中的長篇小説,總是離不開人。你要描寫風景,寫一個長篇小説,不太可能吧。對人的描寫是歷史給予你的影響,所以這個不是我的選擇,是歷史把我逼到這兒的一種不自覺的選擇。
《徐子》,布面油畫,140cm x 150cm,2010年
Q:你在談及自己的攝影作品時曾提到“在場”這個概念。能否談一談影像、繪畫和現實這三個維度之間的關係?
A:你看搞紀實攝影的都有一句名言,“你照片拍的不好是因為你站得不夠近”。其實藝術也是這樣。你要離人近,你就能夠抓到人心。對繪畫也一樣,面對現實近,你的作品就會有真東西,遠,就會顯得僅僅有你個人。
《巴以之間 No.19》,布面油畫,150cm x 140cm,2013年
Q:你滿意現在的創作狀態嗎?
A:我這種項目式的創作也有十幾年了,其實也會形成一種討厭的腔調。我自己會討厭。我是覺得積累得還不夠。
我時刻討厭自己的腔調,警惕自己形成某種套路。但是作畫這種方式的確是漫長的,一輩子的事,所以儘量想讓自己做的有新鮮感。每個項目,從選擇地點到主題儘量變化變化,總希望自己能給自己點兒驚喜。還在努力中。現在的心態就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但仍需努力。真的。非要説心理變化的話,就是比年輕的時候猶豫一點。不像之前那麼簡單。畫中也會透出一種猶豫感。不像原先那樣“手起刀落”。有模棱兩可的成分。它可能是年齡帶給你的。
撰文/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