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掛著兒子,手機捆綁固話,生怕漏掉任何來電
兒孫一般週末早上8時到11時來電話,劉伯這天一般不出門,坐在電話機旁隆重地等著,即使出門買東西,也不超過5分鐘。
雖然相隔萬里,但兒子終究是兒子,不能在兒子身邊問寒問暖,但劉伯與老伴還是以另一種方式時刻“照看”著他們。
劉伯非常關心國際新聞,總是關注著美國和澳大利亞的重大事件,一旦報道那裏有自然災害等,心裏會著急,他就會打電話給兒子們,問問他們有沒有受到影響。
兒子每個星期會給劉伯一次電話,但並不一定準時,對這一點,劉伯嘴裏顯得很不在乎。但其實,劉伯的電話和手機是捆綁在一起的,他天天帶著手機,雖然一年下來根本接不了幾個電話,他是怕漏掉了兒孫的電話。兒孫一般是週末早上8時到11時之間來電話,劉伯這天一般不出門,坐在電話機旁,隆重地等著,即使實在要出門買東西,“也絕對不會超過5分鐘路程。”
捨不得孫子,走的時候,覺得“真像心肝被扯下了一塊”
“念著他挂著他,這麼小的孩子過去習慣嗎?”劉伯心裏難受,但沒有和兒子説,他害怕增加兒子的心理負擔。
疼兒子,但更疼的是孫子!劉伯有四個孫輩,一個大孫子,兩個小孫子,還有一個小孫女。教會他上網的,正是大孫子。大孫子是劉伯和老伴一手帶大的,一直到3歲多,才飛赴澳大利亞與父母會合,如今已是20多歲的大小夥子,開始工作了。
回想當年孫子的離開,劉伯覺得“真像心肝被扯了一塊下來”,“念著他挂著他,這麼小的孩子過去習慣嗎?”劉伯心裏難受,但沒有和兒子説,他害怕增加兒子的心理負擔,後來,孝順的兒子體諒老父親的孤單,決定把孫子交給空姐照顧,又把小孫子“運”了回來。
“運”回來的那天,劉伯和老伴早早趕到機場,接到了孫子,親也親不夠,抱也抱不夠,“真不想把他再放回去了。”老兩口硬是又和孫子“廝磨”了一年,一直到孫子5歲,才重新“放”他去澳大利亞。“捨不得,還是捨不得。”劉伯説,“但我真的怕把他寵壞了,含在口裏都怕化了,還是跟著父母成長好些。”
去兒子那裏,生活不習慣,孫輩大多不會説中文
國外上哪都得開車,80歲的老人哪會開車啊?住在別墅裏如同坐牢!孩子的生活習慣已經西化,和老人總有些磕磕碰碰。
沒有孩子在身邊的日子孤單又漫長,劉伯嘴裏總説並不在乎,但是談到兒子,他的聲調還是明顯降低了下來, “是可以跟孩子住在一起,但生活習慣不一樣,兒女在身邊,有矛盾,兒女不在身邊,也有矛盾。”
劉伯與老伴去美國和澳大利亞都住過一段時間,但很快就回來了。“國外的環境是好,但上個商場也要開著車去,一個快80歲的老人哪會開車?住在別墅裏如同坐牢!”而且孩子的生活習慣已經西化,和老人總有些磕磕碰碰。“比如我喜歡喝茶,但他們可能會覺得泡茶太麻煩,種種小事。時間久了,大家都不舒服,還有可能因此鬧矛盾、得病。”四個孫輩,除了大孫子以外,其他幾個基本只是能聽懂中文,不會説不會寫,平時甚少與劉伯溝通。所以,雖然到國外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條件,還有子女相伴,但生活習慣的差異還是讓劉伯與老伴主動選擇了空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