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留學 > 留學要聞

人才外流愈演愈烈 “中國夢”還是精英之夢?

我認為,“中國夢”應該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壇,讓所有的人都看得見、摸得著,而且通過個人的才能和勤奮努力能夠實現得了——這應該成為“中國夢”的基本要義所在,也是我們今天應該宣揚、提倡乃至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認為,“中國夢”應該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壇,讓所有的人都看得見、摸得著,而且通過個人的才能和勤奮努力能夠實現得了——這應該成為“中國夢”的基本要義所在,也是我們今天應該宣揚、提倡乃至共同努力的方向。

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中國夢”一詞源於“美國夢”。就詞彙本身而言,這並非事實;但就其當代意義而言,則又真實無誤。

據有人考證,“中國夢”一詞,最早出自宋朝詩人鄭思肖(1241—1318)的《德祐二年歲旦》。詩中説,“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其意為,我一心夢想要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當然,據詩評家解釋,這裡的中國指的是“中原”。

此後,當“中國夢”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大概應該算是600餘年之後的上世紀80年代了。那時,有一幕話劇就叫《中國夢》,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排演過。講述的是一個留學美國的上海姑娘,覺得一切並不如意,因而有了回到祖國、尋找失落的回憶的中國夢想。從此我們可以看到,這時的“中國夢”已經包含了“美國夢”所具有的一些基本要義。

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和國力日漸增強,上世紀90年代特別是21世紀以來,“中國夢”這一詞彙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也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熱點。

引發我對“中國夢”與“美國夢”的區別的思考,是《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是一個自9月1日開學之時播出的大型公益節目,由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

我認為,《開學第一課》的理念及其具體內容,都反映了對“中國夢”認知的一些共同特點,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並且更值得我們去反思“中國夢”的內涵究竟應該是什麼。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