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尚揚:吳門楚語”蘇州博物館開幕

“尚揚:吳門楚語”蘇州博物館開幕

時間: 2013-09-13 | 片長:00:02:17 | 來源: 藝術中國
新聞 >

“尚揚:吳門楚語”蘇州博物館開幕[圖文]


  9月11日,“尚揚:吳門楚語”展覽在蘇州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由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擔任策展人,知名學者王魯湘擔任學術主持,由蘇州博物館、北京大學《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北京世紀墻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主辦,是尚揚從藝50余載,繼“尚揚:董其昌計劃”、“尚揚:日誌與手跡”之後的第三次個展。此次展覽除集結了藝術家大風景手稿、冊頁系列、董其昌計劃的部分作品外,還有特別針對此次個展創作的最新作品,這些作品共同在蘇州博物館獨特的展示空間和語境氛圍中呈現著藝術家不同以往的藝術風貌、意味和多重對話的可能。


  人的生存狀態與當今社會快速發展之間的矛盾及種種社會、環境、現實問題一直是尚揚近些年來關注的主題。從80年代對於材料的實驗開始,尚揚的作品裏一直有對不同材料的應用和對材料綜合意義的深度挖掘和重新賦予。以展覽中《浴竹圖》為例,對於所有熟悉東方藝術的人來説,看到這件作品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傳統文人畫的梅、蘭、竹、菊,以竹為題材和描繪對象的水墨作品,這是中國畫的一條傳統文脈。而尚揚在這件作品中完全拋棄了作為傳統材料的宣紙和筆墨,轉而以工業社會的瀝青、噴火槍、泥土等現代材料工具和竹子的意象. 燒灼的竹子、黝黑的瀝青、畫面細節處的切割、折斷、戛然而止地斷裂,藝術家重新構建了一種充滿糾葛和現實意味的畫面。


  此次展覽在蘇州博物館舉辦,同時也呈現了一個特殊的對話,即藝術家尚揚與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對話。此時此地,在蘇州博物館,在貝聿銘設計的只有在後工業社會才能實現的建築空間內看尚揚的作品,藝術家作品中對後工業時代與傳統、人與自然平衡的關係如何維繫等現實問題的語言表達,與貝聿銘遙相呼應,凸顯著在這個層面下藝術家的嚴肅思考和這種思維本身的高度。


  展覽將展出至10月24日。


相關文章

“尚揚:吳門楚語”蘇州博物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