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競天成”黃均書畫作品展在京展出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00:03:30 | 上傳: 2011-02-23

2011年2月23日上午,由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中央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老競天成——黃均書畫作品展”于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匯聚了黃均先生的書畫精品六十余幅,所展出的作品由黃均先生本人及北京畫院共同提供。此外,還將展出黃均先生青年時代創作的詩稿及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期間的教學筆記等文獻資料,可以説此次展出是對黃均先生藝術創作的一次重要總結。

黃均先生家學淵源,出身台灣書畫世家,自幼受祖父影響便十分喜好繪畫。堅持完善自身傳統文化方面的修養,將之與繪畫藝術相融合。黃均先生曾入中國畫學研究會跟隨徐燕孫、陳少梅、劉淩滄等先生專攻人物畫,系統的學習傳統的工筆重彩技法,之後又拜入溥心畬先生門下,研習北宗山水畫及書法。他善於學習、勤於耕耘的藝術理念給今天的藝術家們樹立了從學、從藝的榜樣。

黃均先生從青年時代起就在國立北平藝專擔任教職,直至退休,一輩子都在從事工筆畫的教學工作,可以説黃均先生一生勤於耕耘、桃李天下。“金針度繡 巨刃摩天”是黃均在課堂上經常提到的一句話,意思即是説在中國畫的創作中,要工筆、寫意兩者皆能,特別是在進行工筆畫創作的同時要懂得寫意精神,這樣才會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黃均在自己的藝術生涯裏也一直按照這句話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畢生為之追求。所以在這次的書畫展覽中除了色顏艷麗、造型神逸的仕女畫之外,還可以欣賞到竹石、山水、花鳥等寫意作品。這些作品參以宋元繪畫的精髓又融入作者自己的浪漫情懷,頗具神韻,而且在作品的題詩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黃均先生深厚的國學功底和傳統文化素養,這些都是當今藝術創作所缺乏的,也是今天藝術家可以學習借鑒的地方。

此外,展覽還充分利用文物文獻資料對黃均的人物畫創作活動以及學術研究成果也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與展示。黃均深受家學和師門的影響,十分注重詩詞與繪畫藝術的相融合,在展出的詩稿中就有黃均先生早年專門撰寫的題畫詩,從這一本本詩稿裏,我們可以看到老一輩畫家向傳統學習的態度和努力。此外,在繼承了傳統工筆重彩技法的基礎上,黃均還不斷堅持自己的創新與探索,將行之有效的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去,並總結、撰寫了多篇關於工筆重彩技法的理論著作,這些都是中國畫界寶貴的財富。希望通過舉辦這樣一系列的展覽,對於當前的藝術家無論在宏觀藝術道路還是在微觀藝術風格層面都會帶來一些啟迪。

展覽將持續至2011年的3月1日結束。

展覽開幕式

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在開幕式上致辭

嘉賓為展覽開幕式剪綵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