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清華國際學術藝術·設計學術月——專訪札幌市立大學校長原田昭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00:05:28 | 上傳: 2009-11-26

10月19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的首屆“清華國際藝術•設計學術月”活動開幕式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

據了解,本屆學術月的主題為“國際設計教育與設計創新”,在開幕式之後的一個月當中,高登•布魯斯、約裏奧•索特馬、丹•費恩等十幾位國際藝術與設計領域的大師將親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系列講座,與清華學子進行學術交流與探討,為大家帶來國際最先進的設計教育理念與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大師來自美國的卡耐基梅隆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帕森斯藝術設計學院及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芬蘭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等十所全球藝術與設計領域頂尖高校,並均為各自所在院校的學術帶頭人,因此本屆學術月將是一次名副其實的國際學界盛會。

自2009年開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將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期間定期舉辦“清華國際藝術•設計學術月”活動,每屆以不同的主題開展深入而最具前沿性的探討,推動和引領國內外藝術和設計領域發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常務副院長鄭曙旸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清華國際藝術•設計學術月的宗旨,是搭建一個立足世界藝術與設計學術前沿的思想交流平臺。我們意識到:學校的改革戰略需要立足於國家發展的大背景;學院定位要服從於人才培養的國際化道路;學科則要以基礎理論研究作為建設的導向。而在資訊時代,高等教育全球化的速度遠高於其他領域,藝術與設計一體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學術方向的定位與社會需求更加緊密。因此,需要密切關注世界學術前沿的最新動態,通過一流水準的藝術與設計思想交流,來不斷調整我們的發展策略。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設計教育和設計創新。宏觀的考量,基於首屆學術月專業發展方向定位的需要。由於設計的發展趨勢影響著人類的延續和文明進程。尤其是進入新世紀後,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化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已成為設計行業發展決策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在地球村的背景下,要實現生態文明的設計理想,僅靠一個城市、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已經不可能辦到。希望的所在,寄予世界範圍的合作與國際間的綜合協調。因此,學科的交叉與融合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同時也成為設計教育和設計創新在今天的首選之路。

首屆“清華國際藝術•設計學術月”是繼“2009清華國際設計管理大會”之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的又一次大型國際藝術與設計領域學術交流活動。本屆活動將對提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國際聲譽和影響力起到積極而卓有成效的推動作用。有理由相信,隨著一系列國際學術活動的深入開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將進一步向著“具有國際一流藝術設計學科、國內領先水準造型藝術學科的世界著名美術學院”的目標邁進!

 

清華國際藝術·設計學術月——專訪清華美院常務副院長鄭曙旸

清華美院清華國際藝術•設計學術月圓滿閉幕(圖)

“首屆清華國際藝術·設計學術月”開幕(圖)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好友分享 添加收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訪美國帕森斯藝術設計學院服裝設計學院院長——西蒙·考林斯
 首席設計師的時尚推手——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Jane Rapley
 如何定義聲音與噪音的概念——藝術中國專訪德國電子樂藝術家Alva Noto
專訪書籍設計家呂敬人
杉浦康平 疾風迅雷——雜誌設計半個世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