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范曾:關於藝術 人生 祖國的對話(上)
文章來源: CCTV | 片長: 00:37:50 | 上傳: 2009-03-23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我們》節目。范曾先生曾經在《我眼中的中國》系列節目當中,讓我們領略了中國國畫、中國書法和詩詞之美,三場講座做完之後,我想觀眾朋友跟我會有同樣的感覺,就是想比較全面地了解他本人。為了能夠營造一個深入交流的空間,我們的交流方式和以往的談話節目有所改變,變成了這樣一個面對面的一對一的交談,我們的談話會在三個主題上展開:藝術、人生、祖國,這個題目也曾經是范先生在八十年代中期做的一個講演的題目,這個講演當時也曾由中央電視臺轉播。二十多年過後,我們還是用原來這個題目,因為藝術、人生、祖國,這六個字具有空前的涵蓋能力。那麼這樣, 一對一,以對話的一個方式跟您來談,您喜歡這樣的一個形式嗎?

    范曾:我很喜歡,我是個特別喜歡聊天的人。

    主持人:但是在聊的過程中我們為了讓問題的深入,和了解您更加的全面,可能會有些問題具有挑戰性。

    范曾:沒問題。

    主持人:您的可容納的空間是多大?

    范曾:我想一個呢,胸懷大小都是因人而異。雨果講過一句話,他説比滄海大的是蒼天,比蒼天大的是心靈。我以這個做標準吧。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您有這樣的胸懷。那我們能不能剛才説的六個字?從藝術、人生、祖國,我們依這個順序來談好不好?

    范曾:好。

    主持人:我歸納一下您的藝術裏面,永遠出現了一個小孩,那麼我妄自猜想一下,這個小孩是不是您本人?

  你真是非常聰明。因為我想我畫面上經常有小孩,而且你看畫得像個小菩薩一樣,天真、爛漫、無嫌無猜,就是渾然天趣的一個模樣。這模樣呢,它表達了我,雖然是一個七十歲老人,可是這個童心,不應該是年齡的一個界標,童心它屬於每一個能夠和天地精神往還的一個人。這個呢,我想我要永葆這樣一顆赤子之心,來對待事物、 對待人生,或者對待藝術。其實這個小孩,出現在您的畫的畫面裏面,幾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這樣一個藝術表達形象。那麼他和兩個關係同構,一個呢,小孩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還有一個和智者融為一體。

    范曾:對。

    主持人:所以在您那兒就是説,永恒的主題是智者、自然、童心。

    范曾:對,這個概括得非常好。我記得去年法國的一個大出版社,阿爾卑米歇爾出版社出版我的一本大畫冊,它的標題就是《智者和兒童》,您講的真是和他們不謀而合。

    主持人:我還有一個感覺,這個小孩,一個是和智者融為一體,還有一個是對智者欣賞無比、艷羨無比的這樣一個眼神。

    范曾:不知道您看過我的《莊子顯靈記》沒有,這是一個新的散文詩,這裡面出現了一個神話式的兒童,他名字叫未始,還沒開始,未始。他最後和一個聖者合二為一。我想這個就是我在藝術想法上的一種奇妙的構思。也可以講,我在畫面上老者和兒童是二而一的一個存在。

    主持人:永遠願意和智者為伴,與自然為伍。

    范曾:是。

    主持人:是這樣的一個全部的人生追求,其實在這個三者的關係裏面,應該揭示得比較清楚。

    范曾:是。

    主持人:除了這個以外呢,我還發現您是擅長人物寫意畫。您的人物寫意畫,愛因斯坦、黃賓虹、王國維,還有鍾馗、還有老子、還有莊子,全都是智者、哲人、大師,可不可以這樣説呢?您是精英文化傾向特別厲害。

 

1   2   3   4   5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好友分享 添加收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范曾人文絮語(上)
范曾談中國詩詞之美(下)
范曾談中國詩詞之美(上)
范曾談中國書法之美(下)
范曾談中國書法之美(上)